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新闻 > 时政 正文

潘漫:善用党建“资源观”凝聚共识,推动非公企业党建进入新境界

2012年12月25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二、运用党建“资源观”,在非公企业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

  非公企业发源于市场、发轫于竞争、发展于内生,谋求活力和实力的增长始终是企业成长的根本之道。党建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在非公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多重实践效应,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组织体系效应。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的凝聚和运用,在于科学的组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著名论断后,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组织体系的构建。在非公企业,通过优化企业党组织设置,健全企业组织体系,将党组织覆盖到各子公司、分厂、车间、班组,实现党的组织体系和企业的工作体系高度对接,党的组织机构与企业的管理系统深度融合,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通过党建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带动企业规范工作流程、实施过程控制,搭建企业流程管理的实施载体,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引领和保障优势。

  二是政治动员效应。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领导方式,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在非公企业发展过程中,党组织的政治动员作用主要体现在带领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围绕企业发展创先争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重点攻关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以党组织的先进引领企业的先进,不断提高企业各个层面的执行力。特别是企业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党组织作为企业发展保障中心、服务党员中心、权益维护中心,有能力动员职工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激发企业职工攻坚克难的意志力,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以党建“软实力”催生企业发展“硬实力”。

  三是活动文化效应。通过活动开展、文化引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发挥直接联系群众、有效凝聚人心的独特优势,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以核心价值凝聚人,把握好群众的思想脉搏,构建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发展追求和职业道德,创造团结凝聚职工的精神力量;以活动载体激励人,从党员和职工的需求出发,创新党组织活动载体和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用先进思想文化激发职工创造活力;以组织温暖关爱人,向全体员工传递党的关怀,让党员群众感到身边有党组织就有党的温暖,从而增强党员和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是品牌形象效应。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坚持用党的方针政策引领企业发展方向,可以增强非公企业的体制信誉和社会公信力,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近年来,我省十分注重打造红色党建品牌,先后总结提炼出沪士电子外企党建“融合工作法”、济川药业民企党建“同心工作法”等典型工作方法和红豆集团党建标准管理、沙钢集团党建绩效管理、苏宁电器集团党建文化管理、雨润控股集团党组织双重管理等创新工作范例,并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有效提升了这些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编辑: 王一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