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拓展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
十八大提出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对党建目标的新定位,这既是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党领导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型政府、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更是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等客观环境变化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党组织失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掌握的经济、行政等各种资源,农民自己种粮挣饭吃,如有的农民对党支部书记说:“现在有吃有穿不求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我找你,解决不了我骂你”,基层党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链断裂了,一时找不到新的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使农村一些党组织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瘫痪半瘫痪状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组织从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为农民提供技术、销售、优良种苗等服务,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面对的种种困难,给农民增产增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通过服务又重新连接和拉紧了党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链,重新焕发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非公企业党建面对的环境既不同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不同于国企,甚至于手中掌握的各种资源还远不如农村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在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对企业发展的政治引导作用靠什么?从根本上讲也是靠服务,而要服务的好,必须学习,不断创新。因此,靠按照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建设“三型”党组织。把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把党员培养成学习的模范,把党支部建设成企业的精神总部、成为企业的政治灵魂。通过党组织的引导、示范,把企业建设成学习型企业,把员工凝聚为有高尚人生追求、有战斗力的团队。把民营企业家培养成听党的话、跟党走、懂经营、会管理、有境界、有使命、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发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中央领导同志问鲁冠球需要什么?鲁冠球回答,什么都不要,只要求“看文件”。离开了党的政策,非公企业就如盲人骑瞎马。一位非公企业老总回答“为何要在企业建党组织”?他说“没有党建,企业就没有眼睛”,“党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党组织服务的能力和本领,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创造了条件。建立服务型党组织,为党员服务,提升党员思想境界,业务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员实现人生目标,提供动力,创造了条件。提升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开展党的活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为企业长远发展、解困当前困难,献计献策,引导企业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对企业的政治引领作用。提升党组织和党员为企业员工服务的能力,全面提升员工素质,维护员工权益,解决员工困难,协调劳资关系,化解企业矛盾。通过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在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要服务得好,则必须创新。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才能在动态中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三、遵循政党政治规律加强党建,提高非公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科学是反映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就是要求我们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加强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遵循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人心向背决定政党的兴衰存亡,这是政党政治最基本的规律。丧失民心,政党一定垮台,中外政党概莫能外。因此,十八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当前,1.5亿流动农民工大多数在非公企业就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走进非公企业,非公企业将成为我国新生代工人的聚集地,他们背后还有家人、亲友,加起来,涉及几亿人。执政党执政的目的,就是使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遵循政党政治的最基本的规律,提高非公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非公企业这个平台,千方百计使党员和员工、企业管理者、出资人在企业健康发展中,实现各自的梦想,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