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是命运共同体”
2010年8月,沪士电子成为昆山首家在大陆上市的台资企业,吴礼淦特别邀请陈惠芬到深圳出席上市仪式,以表达对公司党组织的尊敬和感谢。
“有作为,才有地位。”这是陈惠芬等昆山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的口头禅。他们坚持围绕企业发展抓党建,竭尽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扎扎实实地让企业老板感受到党的力量。
——捷安特公司党总支书记连续多年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计”活动,党员职工先后提交合理化建议8万多条,创造经济效益10多亿元。
——德资企业梅塞尔公司党支部组织企业党员骨干研发创新,研制出国际上最先进的激光切割机,使经营额从2000万元迅速增长至12亿元。
……
“我们现在是命运共同体!”如今,在昆山非公企业老板眼里,党组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正因如此,昆山顺利实现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的有效“全覆盖”,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有2700多家。全市非公企业党员共计2万余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35%,其中关键岗位党员占比达75%以上。
“经济发展与非公党建并蒂花开”
“上世纪80年代,在率先成为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典型的新形势下,昆山就已敏锐地意识到抓好非公党建的重要性。”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强调,“党组织在新经济领域不能缺席,是昆山始终绷紧的一根底线。”
那些年,随着昆山经济体量迅速膨胀、结构效益不断优化,欧美日韩等外资企业纷至沓来。这些企业的一大共同特点,就是党建工作“先天空白”。为此,昆山市委明确提出“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非公党建”,并要求各部门“审批引进项目与党组织设置同步提出”,从源头上保证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同步推进。
同时,昆山十分注重构建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牢牢掌握非公党建的主动权。逐步在全市构建起市委、市委非公经济工委、区镇党(工)委、区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委、区域党建工作站、企业党组织6级管理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非公党建工作格局和运作模式。
为确保非公党建的扎实推进,全市先后向非公企业选派了352名专职党务干部,并选拔3668名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建设起一支与经济规模相适应的优秀党务干部队伍。为了让这些非公企业的“特殊雇员”能积极履职,昆山不断强化保障激励,通过设立干部权益保障基金、发放岗位津贴和退休补贴金等措施,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活力,形成了昆山特有的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管理新机制。
在党组织的护航引领下,昆山非公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健康态势。2012年,在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昆山依然实现进出口总值865.7亿美元,以区区一县之力占据全国总额的2.24%。“经济发展与非公党建并蒂花开,有力证明昆山是一片‘金色’的土地,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昆山市市长路军表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非公企业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是昆山过去、现在和今后经济腾飞的前提和保障。”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昆山作为外向型经济的先行区,把党的组织建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上,向非公党建要生产力,为全国的非公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红色样本’。”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