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改革最大的制度红利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 孙立坚
这次自由贸易区启动所追求的目标,不再像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所产生的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开放效果,而是将以“要素自由流动、自由贸易”为主导的高层级的开放水平。所以,它对金融、税收和市场开放的程度都有更高的要求,完全可以和美国倡导的TPP框架的自由贸易内涵相媲美。如果自贸区的发展能够控制好时机、节奏和范围,那么,中国目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就会在未来自贸区中人才、资金、专利、信息等高端要素顺畅的流动中充分体现出来。
围绕全产业价值链可能建立的五大自贸区金融服务新模式。
(1)引进和集聚海内外的金融高端人才和风险资本家,充分调动自贸区内低成本的产业资金,和设计出一套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税收优惠措施的制度体系,去扶持高科技人才的研究和创新以及相关专利转让的交易平台。让中国政府制定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在“自贸区”的平台上得以实现。
(2)建立自贸区内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民间金融和海外资本之间的融合机制,从而塑造出一批像日韩“银企间”那样的、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的“供应链金融”。
(3)自贸区内也很容易形成像德国银行业那样的“关系型金融”服务贸易模式。
(4)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一体化优势,发挥“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高净值人群和专业化金融人才”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财富金融”和“消费金融”良性互动的能量,在自贸区内资本账户项下自由兑换的前提下,大力同步发展以跨境理财产品和消费天堂服务为形式的“要素贸易”活动。这对中国内需市场的培养和金融体系的完善起到了一个“倒逼改革”的政策效果。
(5)掌握自贸区内“先行先试”等主动权,来推动中外资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合作战略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从而稳步打造国家金融安全和实体经济繁荣所需要的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方向的“全球化金融”模式。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