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正文

书记之问

2013年12月11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调查

  在《杭州市“两新”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抽样调查报告》中,数据显示:干部党员在企业经营体系中的身份和作用,有助于体现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中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力,也有助于党组织更好地协调与经营组织的关系。在两新组织中,把党员培养成企业干部,在企业干部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对于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非常重要。(见表一)

 

    表一

 

  漫长修炼路

  对两新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模型进行构建是《两新组织书记队伍现状与建设调查报告》的重头戏,调查设计了能力、素质、经验3个维度,19个指标来描绘书记的能力素质,并请党组织书记、企业高管、组织部领导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断。

  党组织书记、企业经营者、组织部领导对能力、经验、素质的重要性排序完全一致,三个维度分值的区分度十分明显。

  然而,当对19项能力素质进行细分后,党建专业经验、亲和力、统筹驾驭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敬业度、业务经验、管理经验、创新性经验虽然都是三类被调查对象的前8位选项。但是组织部领导在团队管理能力、创新性经验两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评判上,与书记和企业高管的评价具有显著差异,他们对于党组织书记在搭班子带队伍以及工作创新上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不过,越是悠久的企业,企业经营者对党组织作用的重要性评价越高,越是悠久的企业更关注创新,对党组书记的创新要求也更高。

  在记者对书记的采访中,也有不少书记强调对创新能力的重视,新城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曹文伟就是这么一位书记。他在接受采访时笑着邀请记者——

  “欢迎你来参加‘一站到底’!”

  不过,这个“一站到底”可不是江苏卫视的综艺节目,而是由新城党委组织的企业内部知识竞赛,曹文伟将企业各岗位的知识与党建知识穿插在一起出了1000多道题,几百人报名参加,在上海、南京、长沙等分公司已经进行了海选,这几天,11名优胜者就要来总公司参加决赛了。

  “非公企业里年轻人多,那些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不一定能受他们欢迎,所以书记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能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曹文伟对记者说。

  对于书记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吉利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封飞行很有话说,他曾在企业做过文字、宣传、营销等多项工作:“一个称职的书记必须具备扎实的党建知识,乐于并善于学习,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组织能力,在这个讲求传播力的时代,还需具备宣传推广能力。”

  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书记,在记者的采访中,大部分受访书记都表示自己曾经的工作经历都会对目前的党建工作有所帮助,而党务工作知识、找到党建与企业发展的切合点、设计党建载体或是长效机制,则是他们成为书记后所需提升的能力,另外,责任心、热情、认真,是书记们普遍认可的素质标准。

  “对于非公企业书记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服务能力,如何能结合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服务员工、企业、社会,如果能找到这个切入点,这个书记就基本可以很顺畅地开展工作了。”江苏镇江市委组织部组织处邱乔森说。

  这些调研与采访也许能帮助企业在选择党组织书记中有所方向:在两新党建尚在探索实践阶段的关键时候,尤其是要把那些党建专业经验丰富、善于组织管理和领导力建设、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的同志选派到书记岗位。书记强,则组织强、党建强。

  而对书记自身来说,也可在平时工作中有意识地根据这样的评价体系分析并找到提升空间,主动发展自己;地方组织部门也可以以此模型设计调研表,了解书记队伍的能力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习培训。

  困难与希望

  担任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以来,方炳新已经为来自全国的多个地方党委组织开设了近10期非公企业书记培训班,9月27日,邱乔森带着50位镇江的非公企业书记和党务工作者来这里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

  “我们每次都会跟对方沟通,尽量开设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课程。”方炳新对记者说,“书记们的困惑还是蛮多的,尤其是对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如何真正结合。”

  这个困惑或许是非公企业书记面临的最大难题,即使是那些做得较为成功的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找到这个结合点,花去了他们巨大的精力和时间。

  “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来帮助企业书记提升工作能力。”重庆市委两新工委研究室主任彭贵刚说,“如果对非公企业书记的培养跟不上,组织上的实际关怀也不够,就会导致很多书记觉得自己像个‘打工仔’,也没办法安心、顺利地开展工作。”

  目前,重庆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全市范围内的书记培训,前不久还组织了一批非公企业的书记去非公党建工作比较突出的江浙地区学习、取经,帮助企业书记们获得直接经验。

  同样,这一问题在《杭州市“两新”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抽样调查报告》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八大困难和问题”这一部分也是个热点话题。不过显然,困扰书记们的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提升”,书记们还提出了对于党建工作经费保障、组织活动时间保障、党建工作制度规划等多方面的期盼。

  有一些话或许不那么中听,但也是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的普遍反映,比如希望地方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能多深入基层,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少给企业党组织布置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任务。

  “希望组织关怀、企业支持。”这是调查报告这一部分的总结陈词。

 

 

 

 

三类调查对象对于书记能力素质选项的判断。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本刊记者 朱诗意 见习记者 姚珏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