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至今能背诵文章里邓小平的话:“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当时读了好多遍。”他静静地说。
终于,他确定自己真的不用做“开明人士”了。
从此,一切变化,像解冻的江河。
“姓社姓资”的争论消停了,改革的列车隆隆向前。希望品牌开始滚雪球般膨胀。
1993年,希望集团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
1995年,希望集团被国家工商局评为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一名。
1996年,刘永好参与创立中国民生银行,成为大陆第一家民资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无数“第一”接踵而来。刘永好越来越撒欢:深耕农牧,进军化工,试水金融,海外收购……
到2012年,新希望集团在15个国家建了554家公司。他还计划着要在5年时间里将海外投资的占比由3%提高到30%,甚至希望“最好逐步达到近50%”。对于这个设想,他觉得并非“狂妄”:“中国人多地少,粮食价格比国际高,进口不断增加,我们要把工厂设到国外去,在发达国家买技术买品牌,在资源好的地方买资源,在发展中国家建工厂,为中国市场服务。这就是我们的转型。”
规模玩大之后,他开始玩创新,成立了民生电商,挺进最时尚的互联网金融,还谋划着农牧业的“全产业链模式”,打算包下中国千百万新兴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的市场和资金。
刘永好说,自己的心得是“比时代快半步”。
有网络评论说:
“刘永好代表了中国民间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
“头脑、胆量、眼光,他们都不缺,最缺的往往就是时代给他们的这半步空间。”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