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问:改革开放30多年,同时代很多企业家都已退出舞台,而新希望保持常新,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答:就是“顺潮流而动,略有超前,快半步”。条件不具备的时候,超前去做事会跌下悬崖,头破血流;要先做准备,等机会真正到来。
问:那么,未来农民会不会消失?
答:农民不会消失,但会成为现代农民:他们有家庭农场,有几百头猪或几百亩地,靠规模和技术搞生产,收益不比城里人差。他们会和各种机构、市场有紧密的联系,不再是孤立的。
问: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定位?
答:在国内要更“接地气”。我们要打造肉蛋奶的全产业链模式,为更多的养殖户、家庭农场提供价值,包括成立金融担保公司,帮助他们得到资金;成立技术服务公司,帮助养殖户得到技术、种源、市场。
比如一个县,建立一个三四十万头规模的养猪体系,饲料、种猪、技术、金融担保、产品加工、市场服务都由我们来做,养殖则更多地让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来做。我们要从饲料的供应者,变成组织者、服务者、提供者。
问:1982年辞职下海创业,从教书匠变成养殖户,怎么下的决心?
答:我感觉这个国家和社会要变——人那么穷,生活水准比别人差那么多,凭什么?我觉得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去做一些事。
问:过去是“饲料大王”、“农业大王”,现在又是“投资家”、“经营家”,你自己更喜欢哪种称呼?
答:其实做“大王”不好。古代有很多“山大王”,过不了3个月就倒了。做“投资家”、“经营家”也不太好。不要做曲高和寡的白富美、高富帅。我认为做服务员最好,做老百姓需要的服务,能做很长很长。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