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主要经验
晋江市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非公企业发展优势,为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二次创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社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同时,也为全面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提供了重要经验。
1、坚持党企互动
晋江市长期以来坚持党政企互动的优良传统,党委和政府在引导、服务非公企业发展过程中富有智慧地处理好“有为”与“无为”的关系,在“有为”中为非公企业发展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政策服务和人才技术服务平台,在“无为”中充分尊重非公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不干预非公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让非公企业自主创业、自主竞争、自主发展。注重党企互动,在主流媒体开设“企业党建论谈”,经常邀请有关领导、党组织负责人、企业主等谈非公党建;依托“千名企业家大会”、商会换届或年会等有利时机,加强对企业主的宣传引导,提高企业主的党建意识;加强与媒体沟通联系,定期不定期宣传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评选“非公党建之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非公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建立与企业主沟通联系机制,开展“百人访千企”活动,组织市、镇(街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协调小组成员,主动“出门访客”,了解非公企业诉求,帮助企业克服困难,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业主交朋友,使他们打消顾虑,增进理解,增强信心,积极支持在企业中开展党的工作。
2、坚持顶层设计
晋江市委在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过程中,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强化“顶层推动”,构建了一整套较完善的领导体系、组织体系、保障体系、合作体系和激励体系,系统整合优化区域内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党建资源,形成政治、制度和资源合力,强有力地推动非公企业党建的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由市非公企业党工委,统领全市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协调各部门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实行非公企业党务干部选聘制度,推行重点企业党务干部聘用制。每年由市委组织部聘用50名、镇(街道)聘用150名左右的重点企业党务干部,推进非公企业党务干部专职化、职业化,构建一支战斗力、创造力、服务力强的党务干部队伍。构建多元化的非公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基本工作经费、重点企业经费、重大活动经费补助制度。
3、坚持基层创新
晋江市在加强非公党建工作中长期重视基层创新,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基层非公党建创新,并通过培育典型、总结提升等方式推广基层创新经验。在理念创新方面,以系统化、集成化、协同化的思维整合非公企业党建资源,培育非公企业“大党建”主体,壮大非公企业党员队伍。在制度创新方面,不断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率先建立非公企业党委、纪律、党校等机构,率先推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在技术创新方面,积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与方法,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提高非公企业党建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优兰发公司经过多年创新实践的积累,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率先推出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企业网站开设“网上党校”,推进“网上党建”。
4、坚持嵌入引领
非公企业党建从本质上看是执政政党嵌入到现代企业的一项组织活动,通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发挥政党的服务功能和政治核心作用,引领企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和现代公民员工培育,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良性转型。晋江市主动把非公党建工作在嵌入中推进引领,在引领中扩大嵌入,实现嵌入与引领的良性循环。在嵌入方面,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党组织的单独组建率大幅度提高,逐步实现有党员的企业党组织全覆盖,规模以上的企业党员全覆盖,所有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全覆盖。着力构建党工团协同工作的“大党建”格局,重构优化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在引领方面,突出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引领企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经营方向,引领企业群团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引领企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和现代公民员工培育。
5、坚持服务实效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真正体现党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路线,更加突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更加注重党组织的服务实效。晋江市在非公党建创新实践中,始终自觉主动围绕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企业管理创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融合考量,高度重视基层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服务实效,真正帮助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帮助员工群众解决实际需求和困境问题,赢得企业主或出资方、员工的“双重信任”,实现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多方共赢”。
[①]结合新型商场涵盖大量小型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且高度集中在楼栋、综合体等“同一单位”的特点,依托物业管理公司、卖场(市场、商场)管理单位,推行市场(广场)+党组织、楼宇+党组织等单位式区域联合党组织组建模式
[②]建立新社会组织信息库,推行协会(行业)+党组织、商会(异地商会)+党组织、同业公会+党组织等成员式区域联合党组织组建模式
[③]在园区、商贸区、工业区等片区产业集群运行载体,推行村(社区)+企业(工业区)+党组织、园区(工业区)+党组织、商贸区(商业街)+党组织等片区式区域联合党组织组建模式
[④]“五引”,即引领企业政治发展方向、引领构建和谐企业、引领先进企业文化、引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引领企业党群共建;“五双”,即班子建设双进入、党务干部双选聘、党员队伍双培养、党群活动双联动、党建经费双保障;“五化”,即领导管理层级化、工作覆盖网格化、工作推动系统化、资源整合区域化、责任落实常态化。
[⑤]围绕“发展共谋、人才共育、和谐共促、文化共建、管理共抓”目标要求,深入实施组织“目标管理”、党员“亮岗履职”,实行党企“联席会议议事、分类征求意见,联名公开承诺、分工负责落实,联合开展活动、分步组织实施,联动实施考评、分别兑现奖惩”,发挥“企业党组织、决策管理层、群团组织、党员队伍、人才队伍、职工群众”六个方面作用,促进党组织规范有序运作。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