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正文

现代企业制度与党建标准化建设

2014年06月04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对策措施

  组织架构上融入。

  一是建立与生产经营管理单元相适应的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设置“小班化”,把党组织(支部或党小组)建在企业的项目上、生产线上、车间班组上……形成“党组织建在一线、优势发挥在一线、先进体现在一线”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党委建制的非公企业配备专职副书记,设立党群工作部或党委办公室,形成“党带群团、一体共建”的工作机制。

  三是建立党组织与经营管理层沟通协商机制。探索形成党组织和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集体研讨、协商恳谈等制度,推动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企业管理层重要会议,强化互动交流,促进优势互补,推动党组织发挥重大决策中的咨询导航作用和选人用人中的把关作用。

  管理制度上融入。

  一是强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强化党组织与董事会职能融合互补的决策咨询功能,积极领办或参与企业经营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长远性、关键性的课题,积极建言献策,形成共识;健全完善职代会、民主恳谈、民主评议等制度,推行车间民主管理等做法,形成“人人关心企业、个个参与管理”的氛围。

  二是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探索建立党员职工服务中心或客户服务中心,推行党组织和经营班子成员接待日、联系走访等制度,设立意见箱,组织满意度评价,畅通民意沟通渠道,掌握员工或客户需求,不断改进管理、推动工作。

  三是引入自我净化和自我提升制度。把党内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融入现代企业管理体系,鼓励基层党组织邀请企业董事会成员列席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升素质境界;把党内纪律检查监管机制融入企业内控制度体系,建立采购公开招投标、内部审计、厂务公开等制度,健全企业监管机制,防控管理风险。

  四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对党建工作进行量化分解,与完成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同步考核,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向党员、职工代表和上级党组织述职,接受党员、职工代表和上级党组织评议”为内容的“双述双评”活动,从而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管控,既有利于党建工作精细化、规范化,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

  运行过程上融入。

  一是方案同步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要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来制定,广泛开展征集金点子和听取群众意见活动,发动党员职工提出意见建议,提高活动的针对性。

  二是活动同步开展。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岗位竞赛、节能降耗竞赛、帮带竞赛等活动;围绕技术创新,组建党员攻关小组,破解技术难题;围绕管理创新,深化党员公开承诺、项目领办等党员管理制度,从而将党的工作融入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是考核同步实施。坚持把业绩评价作为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的重要内容,推行党员积分管理,根据党员岗位特点,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建立工作台账,科学量化分值,并将积分得分情况和评议结果作为党员党内奖惩和年终业绩考核的依据。

  四是保障同步跟进。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切实提高企业业主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注重从思想上、政策激励上进行引导。加强要素保障,按照“十有”标准,加强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加强经费保障,党建活动经费按职工年度工资总额5‰~8‰比例,列入管理费税前列支。

  队伍建设上融入。

  一是健全主动协调机制。由党组织会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制定人才强企规划,探索建立党组织牵头协调企业人才工作、党组织与管理层人才工作联席会商等制度,精心设计人才成长路径,编制职业生涯规划,采取建立“人才学院”、“蓝领大讲堂”、合作办班等方式,组织开展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推动全员培训。

  二是健全引育壮大机制。将培养党员人才与打造企业核心团队结合起来,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把人才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人才推向企业中层管理岗位,把党员中层管理骨干推向管理决策层,不断提高党员人才占党员总量、人才总量、职工总量比重,并建立后备人才库,使党务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是建立双推工作机制。做到推广发展党员“六优先”,即:技术骨干优先、岗位标兵优先、劳动模范优先、爱岗敬业优先、遵纪守法优先、突出贡献优先。做到优秀党员“六优先”,即:提拔任用优先、学习培训优先、评先表彰优先、奖励激励优先、推荐代表优先、职称考评优先。

  四是建立骨干双带机制。发挥党员人才与核心团队的示范带头和服务帮带作用,建立核心团队联系人才制度,组织党员人才与青年员工结对,传授工作经验,提升职业技能;与优秀员工结对,共同参与组织生活,引导向党组织靠拢;与困难员工结对,帮助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思想文化上融入。

  一是建设以人为本、服务为基的价值文化。党组织把党的宗旨观念等“红色基因”植入企业文化建设,将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财富,实施“服务关爱员工”计划,广泛开展“四必谈、五必访”活动,建立健全党内关爱基金,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帮助,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

  二是建设创先争优、共同致富的创业文化。健全完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党建文化引领员工,树立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回报、为职工创造富裕、为社会创造福利的理念,激发员工敬业爱岗、创新创业、自觉奉献。

  三是建设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诚信文化。开展诚信先锋创评、普法讲座等经常性法制教育,倡导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理念,增强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企业重大决策中党组织要从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从源头上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性。

  四是建设和谐发展、造福社会的责任文化。积极帮助企业协调与社会各方面关系,推广区域和谐理事会等做法,开展党组织结对农村(社区)、党员结对联系困难职工群众和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四边三化”、美丽湖州建设等中心工作,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