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经济开发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深化与南京建邺高新区党建交流合作,打造“零距离”党建共建品牌,持续激发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内生动力,做大做强“红色朋友圈”。
资源共享“零距离”,结成“一家人”
共建制度机制。出台党建共建实施方案,组建联络办公室,建立“季度联动”“云上碰撞”互动机制,创新推出“共 谋发展、共享成果”等10项“零距离”党建共建活动清单,从党群服务、产业发展、项目承接、人才引育等10个方面,探索区域党建合作新模式,变“各自为战”为“群策群力”。共育党群阵地。梳理总结建邺高新区“0-3托育园”“金中河西四点半课堂”“宁小蜂”驿站等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探索行之有效发展路径,针对性解决企业职工子女托育问题,建立“红动深马”暖企驿站。融合雨山经开区“党建+网格”和建邺高新区“党建+片区”思路,共同绘制线上“红色地图”小程序,制定“三图一案一表”,构建起“区域联动、网格管理、企业参与、多方共赢”的阵地管理新格局。共促品牌打造。联合组建党建品牌共享数据库,召开“产业链党建”线上沙龙,借鉴建邺高新区“红小莫”党建品牌打造经验,组织开展“议事早餐会”“雨企同行”等系列品牌活动,成立45人的“红色三员”助企服务队,助力解决企业在金融贷款、生产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产业发展“零距离”,拧成“一股绳”
招商信息互通。坚持“党建搭台、招商唱戏”,依托雨山区长三角招商联络处,定期开展“招商直通车”活动,组织南京马鞍山商会企业“请进来”活动。借助建邺高新区基金招商优势,与联通5G光谷基金、东海资本、盈科资本、凯西基金、中金资本、鸿泰基金等进行多轮洽谈,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来雨投资,依托南京“外力”激活园区“内力”。产业发展互动。以产业链党建为媒介,围绕智能装备制造和功能性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主动承接建邺高新区产业转移,成功招引了久翌金属、意切水处理、绿途生物、壹听智能等8家企业,投资金额达11亿。联合建邺高新区实施精准招商和补链招商,突出“1+1>2”的跨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科技创新互联。坚持“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理念,支持企业在包括建邺高新区在内的南京地区设立“研发飞地”“科创飞地”,将研发成果运用到园区实体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等方面,实现科技与产品,金融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人才培育“零距离”,同下“一盘棋”
互派挂职干部。落实双方开发区互派挂职干部,强化双方开发区干部互动跟班学习制度。先后安排2批次共8名同志,分赴南京建邺高新区经济发展部、财政金融部等关键岗位跟班,学习建邺高新区在体制机制、伙伴园区、金融招商、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先进做法,促进双方思想互动、观念互通、经验互鉴。探索人才共享。雨山经开区党工委牵头开展“产业直通车”活动,搭建双方企业互动交流平台。针对产业相近原则,鼓励南京建邺高新区头部企业组织技术人才赴马担任“周末工程师”。组织中钢天源、中马磁能等企业加强与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等科研院所合作,吸引南京的“技术专家”“科技人才”承接技术难题。落实“党建+项目”。借鉴建邺高新区“西城·夜未央”项目服务模式,以加快项目建设为抓手,组织区科技局、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及园区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结合项目实际需求成立了项目服务、运营管理、安全环保等助企工作组,落实工作专班“每月有约”“四题机制”“五比五创”等服务举措。成功打造深马华东“红动深马”、宝武特冶“宝特之星”2个“党建+项目”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