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宿州经开区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非公党建“15条举措”,坚持抓党建、添活力、促发展,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探索党建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2025年制发基层党组织学习提示11期,开展党组织书记讲党课292人次,组织集中学习1100余场。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邀请市纪委、市委党校领导作专题辅导2场,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140场次。探索“线下+线上”融合模式,打造“车间党课”等特色品牌,开展活动200余次,2024年以来组织各类培训7期,覆盖940余人次,实现每年党组织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和党建工作指导员轮训全覆盖。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工作体系
创新建立“党工委-非公党委-党建工作指导员站-企业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出台考核管理办法,实现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拧紧责任链条,建立党工委对非公党建工作定期调度、党工委领导定点联系、基层党委专题述职等工作制度,吸纳涉企部门负责人进入非公党委班子,确保重点工作高效落实。强化要素保障,年投入专项经费约300万元,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补贴103.2万元。
攻坚“两个覆盖”,扩大组织影响
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起底”行动,有序实施“单独组建行动计划”,2024年以来摸排新增企业43家、核减僵尸企业26家,成立党组织14个,撤销空壳党组织2家,单独组建率达56.12%、党组织组建率达83.97%,基本实现应建尽建。严格落实省、市“五领十共”要求,同步推进群团组织建设,园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群团组织覆盖率均达100%。完善标准化阵地建设,建成实体化党建指导站4个,全年累计召开工作例会28场次。
锻造“三支队伍”,激发内生动力
实施“头雁工程”,推动90%的党组织书记进入企业管理层。精选退休党员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组建“非公党建智囊团”,选派48名党建指导员指导联系237家企业,今年以来累计解决难题300余个。锻造“模范先锋”,设立党员示范岗200余个、党员责任区150余个、“红领工匠”工作室12个,选树“科技创新先锋队”26个,百丽鞋业、新宇药业等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活动收集金点子,实现降本增效1500余万元。持续建强骨干队伍,与杭州钱塘区签订党建合作共建协议,开展互访互学,2025年双向交流干部4名。
注重品牌打造,树立示范标杆
聚焦新就业群体党建,打造“红心通达”党建品牌,建成“爱心驿站”16个。高标准建设多元化党群活动中心,设置15个功能室,制定19个“订单式”服务项目。深化“一企一社一品”,打造系列非公党建品牌16个,累计创评省级非公党建示范点1个,省级“双强六好”党组织5个、市级22个,2022-2024年连续三年在全省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调研中获评“好”的等次。建成800平方米非公党建实训基地,开展现场教学6场次,培训600余人次。

聚焦党建赋能,助推园区发展
构建政企联动机制,2025年举办“企业家沙龙”等活动7场次,联合金融机构为47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约1.7亿元。组织园区企业党组织参与“千企联千村”乡村振兴活动,累计投入扶持资金200万余元,助销农产品达2.8万余斤。推行“党建+政务服务”,设立“红领帮办”窗口,累计为职工群众帮办事项1万余件。推动创优园区“四最”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党建+税务”“党建+法律”等共建活动,协助园区企业获得各项扶持资金1.17亿元。持续开展“红链聚能”行动,吸纳上下游企业5家,破解难题21个,给予政策奖补资金1200余万元。借助苏南商协会资源,成功在无锡、南通举办招商推介恳谈会,园区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