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安徽>>安徽头条 >> 正文
烈日下的红色港湾:暖蜂驿站的夏日守护日记
2025年07月30日 15:51:56 来源: 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作者: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暖蜂归宿·党群驿站”。我的身影遍布宿州市的各个角落,有的在社区周边,有的在商圈附近,虽然有些不太显眼,但是我的功能可多啦。我能为奔波在路上的师傅们提供贴心服务:累了可以进来歇脚休息;渴了有免费饮用水供应;手机没电时提供充足的充电接口;随身物品太多可使用储物柜暂存;炎热天气可以纳凉避暑,雨天可以遮风挡雨,还能为师傅们加热自带的饭菜。接下来,请看我在一个普通的夏日,是如何为大家提供暖“新”服务的吧。

清晨七点

阳光已经把我的玻璃皮肤晒得发烫。老周师傅推着快递车进来时,额角的汗滴在我脚边的防滑垫上,洇出深色的圆点。他瞅了眼冰箱门把手上挂着“冰镇矿泉水在此”的小牌,径直拉开门取了一瓶。往储物柜放包时,他忽然笑起来——看见了我昨晚偷偷在柜门上贴的卡通贴纸“充好电,跑得赢骄阳呀!”他摩挲着贴纸上的小字,心里暖烘烘的:“这驿站比家里还贴心,党员同志真是把咱的事儿放在心上。”

上午十点

外卖箱的保温袋被晒得发软。小李姑娘冲进门时,门口的桌子旁的几盆绿植正排排坐着,她拉开冰箱拿了瓶冰镇绿豆汤,拧开时“啵”的一声溅出细水珠,往桌边一坐:“在这儿歇脚时喝口绿豆汤,今天浑身都舒坦,比啥都解暑!”汗珠在她睫毛上凝成小水珠,她擦汗时轻声叹:“天天在外跑,就盼着有这么个地儿喘口气,党组织的关怀,真是往咱心坎里去。”

午后一点

我的休息区成了“纳凉小岛”。小张师傅把电动车停在门口,往桌椅旁一坐,目光落在墙上的宣传栏,“宿州青年创业典型”板块贴着先进事迹,旁边“就业补贴政策”板块列着申请条件。他端起桌上的凉白开,心里亮堂:“咱跑单的也能瞅着奔头,党组织这是连咱往后的路都盘算着,踏实!” 

下午四点

雷阵雨突然砸下来。小陈师傅冲进驿站时,裤脚正往下滴水,他抓起门口桌子上的纸擦了擦脸,往储物柜放湿外套时,目光落在墙角的宿州市人民建议征集邮筒上——前几天下雨路滑摔了一跤,正琢磨着该跟哪儿说说增设防滑标识的事,这下心里有了谱。

傍晚七点

最后一波送餐高峰前。小孙姑娘从储物柜里拿出早上带的饭菜把它放进微波炉,不一会听到了“叮”的一声。她倚在桌边吃着饭,心理想着:“以前带饭总吃凉的,现在有了微波炉,热乎饭下肚,跑单都有劲儿。”拧开冰箱里的矿泉水时,瓶身的凉意混着饭菜香,心里踏实得很。

深夜十一点

已经是夜深人静的时刻。我数着手机充电柜里亮着的绿灯——还有几部手机在静静充电。墙角的电冰箱始终开着,墙上的创业故事和补贴政策在夜色里依然清晰。其实我知道,他们见过正午柏油路上腾起的热浪,遇过暴雨里模糊的地址牌,把无数句“累得慌”咽进喉咙;而我能做的,不过是在他们推门时,让灯光亮得暖些,在他们渴时,在冰箱里准备些喝的。

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夏日守护,是宿州市非公党建工作扎实推进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宿州市以“党建引领新业态、服务暖新聚合力”为抓手,构建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和权益维护“1+5+N品牌矩阵”,推动全市建成315个“暖蜂归宿·党群驿站”,让新就业群体“渴有饮、累有歇、难有帮、路有指”;通过强化党员先锋岗建设,推动企业党组织与新业态群体联建共建,引导党员在驿站服务中亮身份、作表率;以驿站为枢纽,将党建工作融入日常服务,让“红色温度”直抵人心。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从“被服务者”变身“服务者”,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


责任编辑: 姚珏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