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云南>>风采 >> 正文
【云南】国钛金属:党建引领促发展 红色引擎增活力
2025年10月31日 09:51:45 来源: 禄丰市委社会工作部 作者:

  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

  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有员工2500余人,总部位于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市,现有武定国钛、甘肃国钛两个个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海绵钛的生产、研发及销售,是全球唯一具有“I型”炉和“倒U型”双工艺技术的企业,产能达到8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绵钛生产企业。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于2023年4月成立,现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5人,是禄丰市绿色钛产业链党建联建链主企业,目前共集聚规模以上链上企业12家,通过链主引领带动为公司及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激发了活力、增添了动力。2023年,公司被评为世界新晋独角兽企业,位列中国世界独角兽第201位,2024年被工信部、人社部授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强化组织引领,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一是“链主”带动提升组织力。发挥国钛公司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带头落实党建联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发展共促、风险共担、活动共办的“五共”工作机制,促进链上企业以党建为引领实现抱团发展、融合共促、互惠共赢。二是筑牢堡垒增强源动力。公司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部门、车间全覆盖,带动产业链上企业成立党组织21个。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配强党组织班子,借力党建工作指导员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围绕“五个基本”持续巩固提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成果,积极推进“双强”党组织建设。三是先锋示范强化引领力。在车间班组等生产经营一线设置管理服务先锋岗5个、生产技能先锋岗8个、市场营销先锋岗5个、科技研发先锋岗6个,党员示范责任区2个、党员示范班组2个、党员示范车间2个,深入开展“五好四比”“四有四无”“一个党员一面旗”等活动,评选表彰“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先锋模范145名,并在年终绩效中予以资金鼓励,有效带动广大员工争先进、创佳绩。

  激活党建引擎,把创新发展促在链上。一是助力人才培育。坚持“双推”育才机制,19名优秀党员通过培养成为公司中层干部、35名党员分别担任车间部门领导。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公司大学以上员工占比52.4%,吸引20余名国内外行业专家到公司任职。建立“师带徒”帮扶机制,建立以党员为主的师傅库542人,签订“师带徒”协议10490余份,师傅对徒弟进行经验和专业技能传授,组织考试60余场,发放师带徒奖励和津贴17余万元,提升人才培育实效。二是引领科技创新。把党员安排到关键技术和重要岗位,成立党员先锋队带头参与重大技术攻关,近年来先后建成钛资源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钛股份分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获得授权专利246件,其中发明专利69件,并通过“航天航空体系认证”、“武器装备体系认证”,“航空级海绵钛智能制造产业化”技术成果获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一等奖,细颗粒高品质超软海绵钛和高品质窄粒级海绵钛两项技术荣获国际先进水平评价。三是赋能高效发展。在党组织的引领推动下,公司与龙佰禄丰钛业、东方锆业等企业同心聚力、协作发展,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十余所科研院所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2022年产出了我国第一炉转子级海绵钛,填补了高端海绵钛制造的行业空白,推动禄丰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唯一拥有从钛铁矿、海绵钛到高品质钛及合金生产制造完整产业链条的地区。

  深化党群共建,把发展活力聚在链上。一是阵地共建聚活力。以“链主”企业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链上企业党群服务阵地为补充打造了党群服务活动阵地集群,实现片内企业党群服务阵地共建共享。公司先后投资60余万元建设企业展厅、党建文化长廊和党员活动室,并配套建设羽毛球馆、乒乓球室等功能室,强化阵地、经费和时间等活动保障。二是党群共建聚活力。打造党建带群建、群团组织互联共建品牌,把党组织的领导和党建工作融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活动中,每年举办党群共建活动10余场,定期开展困难党员及特困群众走访慰问,逢年过节发放职工福利,有效激发职工活力。三是责任共担聚活力。自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向楚雄州红十字、禄丰市、勤丰镇捐助疫情防控和教育助学等资金250余万元,直接增加就业岗位1600余个,设立了红色车间吸纳周边困难群众就业增收,坚持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云南国钛正探索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全球,致力于开创绿色、低成本、高质量、面向市场需求的全钛产业链体系,积极加快“强链、补链、延链”工作,聚力打造世界海绵钛行业引领者,为云南禄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图片由AI生成



责任编辑: 汤馨怡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