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蒙自市文澜街道以党建为引领,联动国有平台公司创新实施“暖‘新’安居”青年社区项目,通过政企协同、功能集成、服务优化,激活国有闲置资产价值,为新就业群体打造“可承受、有尊严”的居住空间,探索出基层治理新路径,实现安居、治理与资产盘活的多重突破。
政企联动聚合力
探索“资产盘活、持续发展”的示范路径
街道牵头构建“街道主导+国企投建+市场运作”机制,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由辖区国有平台公司承租11套闲置房屋,引入企业出资改造为33间公寓,统一配备基础家具、独立卫浴和智能门锁,以300元至500元的阶梯式租金定价,最低租金仅为同地段市场价的50%,为新就业群体和创业青年提供“租金可承受、生活有尊严”的居住环境,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整合共享厨房、图书角、健身区等功能,打造100㎡“青年之家”,设立“小哥驿站”,针对性解决外卖骑手“吃饭难、休息难、充电难”问题,让居住空间不仅是“落脚点”,更是“生活港湾”。
精准服务促融合
创新“友好机制、暖心服务”的新模式
实行阶梯式补贴政策,在确保租金普惠性的同时,兼顾项目可持续性。秉持“宜居、便捷、共享”的理念,以“一间房点亮一盏灯,一辆车联动一座城”为出发点,让新就业群体在低成本居住中感受城市温度。结合“骑手友好社区”,整合住建、市场监管、公安等行业主管部门,牵手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会同社区和平台企业,动员周边20余户商家建设友好商圈,为新就业群体免费提供充电、饮水、购物享受折扣等服务1万余人次。建设云岭先锋新家园,设立社区食堂,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等暖心服务1100余次。举办“青苗公益课堂”,在寒暑假提供“课后辅导”“假日课堂”“关爱儿童”等服务,助力解决新就业群体子女假期“看护难”问题。
多方共赢显成效
激活“安居乐业、共治共享”的社区活力
设立“青年创客空间”,为创业青年提供低成本办公支持,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社群交流等活动,有效提高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稳定性。目前,骑手、快递员等留存率提升20%以上,降低了企业招聘培训成本,让从业者收入更稳定,形成良性循环。通过集中居住服务增强新就业群体的社区归属感,持续完善居民议事会等机制,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居住者”向“建设者”的角色转变,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新质效,助力“平安文澜”建设。
图片由AI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