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中国第一张编号为10101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来自浙江省温州市;30年前,距离温州2000多公里的云南省昆明市,全国第一个合法登记的异地民间商会昆明温州总商会在这里诞生。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将其誉为“真正的民间商会”。
改革开放之初,行走天下的温州人,跋山涉水,一批又一批来到云南,从事相对低端的行业,大部分属于个体经营户。异地经营的艰辛远超预期:语言不通、政策不熟、资金短缺……虽然人数众多,却因零散、缺少联系,在当地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所以大家渴望有个撑腰的组织,一个彼此联系沟通乡情的平台,一个维护自身权利的机构。”昆明温州总商会第一任会长金锦胜曾经这样总结成立商会的初衷。1995年,昆明温州总商会成立,成为全国首家合法登记的异地民间商会。
十几人起家,经历沉浮,如今的昆明温州总商会拥有会员2000余名,会员企业覆盖矿业、商业地产、服装纺织等13个行业领域,成为连接滇温两地经济的“黄金桥梁”。
找到“主心骨”
从一盘散沙到聚沙成塔,昆明温州总商会找到了自己的“主心骨”。2000年,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商会建立起党支部,7名党员在租用的商场会议室里挂起党旗,用笔记本记录第一次党课。
“党组织是商会的‘主心骨’,党员是会建的‘排头兵’。”自党组织成立以来,商会始终将这句话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深层逻辑。
2000年成立党支部,2009年升格党总支,2011年获批党委,再到2013年成立在滇党工委,昆明温州总商会党组织架构随发展同步扩容,构建起“在滇党工委—党委—党支部”的三级联动体系,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组织生活开展、作用发挥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党委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班子成员与商会领导层交叉任职率达100%,确保党建工作与商会决策同频共振。
为让党员更好发挥“排头兵”作用,商会在党员教育管理上更显“红色温度”,以全省“万名党员进党校”为抓手,每年组织党员赴延安、井冈山、遵义、百色等革命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实施“双向培养工程”,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应发挥的作用归纳为思想品德、遵纪守法等6个方面,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在红色精神指引下,商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愈发凸显:85%的党员担任企业负责人,12名党员获评省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党组织真正成为“红色磁场”,将会员企业紧密凝聚。
架起“连心桥”
1999年5月,第一届全国各地温州商会年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快各地温州商会的建设步伐,温州商会由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而昆明温州总商会也以先发优势成为醒目的样板。在党建引领下,商会以“服务会员、链接资源、规范发展”为抓手,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会建“硬支撑”。
“商会不是‘收费机构’,而是‘会员之家’。”30年来,商会党委推动商会从“解决小问题”向“服务大发展”跨越。
每月15日,商会办公大厅的“会长、书记接待岗”前,陆陆续续有会员前来咨询。这个“会员接待日”由商会轮值会长、党委书记现场办公,帮助会员解难疏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商会创新搭建“政企直通车”“银企对接会”等平台,2023年共促成温商企业与云南本地企业合作项目12个,总投资超50亿元;仅2024年,为会员办理各类业务30余件,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超千万元;通过为会员企业与金融机构“牵线搭桥”,授信20亿元解决融资问题,为30多家小微企业缓解短期资金周转压力。
为帮助会员企业“招商引智”,商会联合温州市委组织部成立“温州市人才工作联络站”,搭建“全球通”服务平台,为会员企业提供人才招聘、项目对接等“一站式”服务。2024年,巨力集团、昆缆集团等会员企业跻身云南百强,带动就业逾千人。
绘就“同心圆”
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不仅“商行天下”,更是“善行天下”。商会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不忘初心,回馈社会,构建了常态化公益服务体系。
对于会员,商会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委书记带队走访会员企业,聚焦企业经营发展、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等“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为助力发展做贡献”“为会员群众解难题”等志愿服务,健全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
自2006年启动“爱心助学”以来,商会累计资助困难大学生超200名,捐赠资金超600万元。成立“春城党建新力量”——昆明温州总商会党员志愿者服务队,2022年赴东川区开展“春城党建新力量”志愿服务,为12名困难大学生捐资3.6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惠及群众1000余人。2024年联合党建互助组向乌龙镇中心学校100名留守儿童捐赠3万元,用爱心照亮求学路。
商会积极响应“万企帮万村”行动,累计投入超1000万元帮扶20余个困难村。在东川区,商会既捐建基础设施,又开展产业合作,带动1000余户农户增收。
作为全国第一个异地商会,昆明温州总商会正向着“百年商会”迈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商会党委正以“四强党支部”创建为契机,深化“党建+产业链”模式,筹建温商产业园,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会员尤其是优秀温商青年企业家加入商会,画出温商合作发展最大“同心圆”,不断扩大温商“朋友圈”,实现互助共赢与持续发展。
从“小商帮”到“大商会”,吃下“第一口螃蟹”的昆明温州总商会已成为在滇温商的“精神家园”和“向往之地”。
商会党委在西双版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