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云南>>焦点新闻 >> 正文
凝“新”聚力 领“新”启航——云南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2025年08月25日 11:31:43 来源: 云岭先锋 作者: 江宇

相较于农村、城市社区、国企、机关、学校等传统领域,新兴领域党的建设组织形态、发展模式、运行方式均呈现新特点。今年7月24日召开的全省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现场会,通过学习观摩、交流互鉴,有助于进一步明方向、抓重点、聚合力,奋力开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分类指导,围绕重点任务聚力攻坚,积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持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重形更重效,聚焦“两个覆盖”齐攻坚

我省把扩大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摆在首要位置,统筹推进、精准摸排、重点攻坚、狠抓落实。

构建“省级专班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协同联动、州县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格局,加强政策解答、业务培训、联系服务、定期调度。推动36家省委“两新”工委委员单位挂包联系16个州(市),整合力量下沉一线,联合社区(村)干部、基层网格员等力量,深入街道、楼宇、商圈、园区实地走访,摸排新经济组织668万余户、新社会组织2.3万余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探索“五抓五强”工作法,编制集中攻坚工作指导手册和业务流程图,抽调324名业务骨干分片包干,针对不同类型社区采取多种方式全覆盖摸排,确保组织类别、经营状况、职工队伍、组织设置、党员队伍、出资人(负责人)情况“六清”。

采取“实地摸底—比对核实—建立台账—动态更新—重点攻坚”的工作路径,确保底数清、台账实。省级专班协调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形成涵盖24类53.8万条信息的基础数据库,通过把基层实地走访摸排数据与行业管理部门基础数据库、党组织党员信息等系统数据进行综合比对,核实校正后建立全省工作台账,其中包含2025年重点工作对象、3年工作对象及基础数据等。各州(市)对照省级反馈台账,实行分级分类分领域动态管理,支撑“靶向”攻坚。

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同步推进,分类施策推动四类重点集中攻坚,推进党组织应建尽建、党员组织关系应转尽转。今年以来,全省新兴领域纳管流动党员1万余人,转接组织关系2100余人,新组建党组织1500余个、群团组织500余个,选派1.4万余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服务2万余户企业,推动3.5万余户非公企业落实“两个覆盖”工作。

图片

昌宁县举办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夜校筑防线·青春平安行”青年夜校交通安全知识公益课 昌宁县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融合增效能,聚焦“党建强发展强”谋新篇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我省针对新兴领域产业形态多样、行业类型多元、人员流动多变等特点,坚持精准施策、分类指导,探索产业园区党建以聚链兴业促联动发展、非公企业党建以政治引领促健康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党建以改革转型促规范发展等工作模式,推动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

非公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省坚持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持续推动党的理论进企业、党的工作到班组、党的骨干成高管,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互促。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推行支部建在部门、党小组建在车间、党员责任区和示范区建在班组,凝聚职工投身洱海保护。云南祥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探索“同心共建聚民心、同步赋能铸匠心、同向发力树恒心、同行而治守初心”的“四同党建工作法”,将党的领导贯通一线,推动企业从小化肥厂成长为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肥料供应商。

园区是非公企业、就业人群、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及城市经济新增长点。我省出台《关于加强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紧盯全省122个省级以上园区,推动构建“园区党工委—非公企业综合党委—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工作指导站)—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体系。聚焦园区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协同,通过园区党工委牵头或龙头企业带动组建产业链党组织,推动把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作用融在链上。昆明经开区依托链主企业昆明烟机集团三机公司成立园区装备制造业联合党委,探索以党建为引擎,党建与企业发展融合、与制造业要素融通、与党组织及党员作用融汇,以及党建、技术、人才、社企、品牌联合的“135工作法”,打破企业各自为政局面,实现抱团共赢发展。

“让每个党支部都成为产业链上的红色节点”是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联合党委的愿景。昊邦集团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针对产业技术攻关难、协同效率低等问题,发起党建共建,与18家上下游企业签署协议,构建理论联学、阵地联享、活动联办、党员联培的联建机制,推动建立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池共享核心技术,培育党员先锋岗、党员攻关小组孵化创新团队,带动链上企业年均产值增长,实现党建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解难又帮困,聚焦“服务管理”抓凝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社会群体正在细化分化,对这些年出现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从业人员等,在管理服务上要跟上,填补好这个空白。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务。我省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整合资源,把思想引领和凝聚服务结合,让暖“新”关爱可感可及,把93.19万新就业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针对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弱、归属感不强、社会认同感低等问题,我省发布实施2025年10件暖“新”惠“新”实事,今年内将统筹推动建设约500个暖“新”阵地、1200个“骑手友好社区”,动员约2000户爱心餐饮门店提供“爱新餐”。昆明市编制《“骑手友好社区”建设指南》,围绕机制、设施等推进友好场景建设,设置“小哥泊位”、充电桩等专用设施8000余个,解决骑手门难进、车难停、路难找等问题。普洱市建立司机群体诉求直通机制,针对车险费用高等问题联动金融监管部门与保险公司协商,将年保险费从1.5万元降至0.8万元,惠及1700余名网约车司机。

深入开展“四个新力量”行动,全省新兴领域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300余支,吸纳1600余名网约配送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成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行业治理、网络治理的新力量。“滇约出行”网约车驾驶员何焕奎扎根一线18年,积极参与“爱心送考”等公益活动;云南顺丰速运快递小哥者发贵践行“小蜜蜂”精神,17年服务无差错零投诉,帮带培养众多优秀“快递小哥”。

责任编辑: 汤馨怡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