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云南>>特别推荐 >> 正文
【云南】禄丰建强园区产业链“联合党委” 一链一联建 产业集群兴
2025年07月30日 15:41:43 来源: 禄丰市委组织部 作者: 朱晓珊

  聚集工业企业128户、从业人员2.8万人,有独角兽企业1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户,高新技术企业8户……云南禄丰产业园区是云南重要的新材料、绿色化工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拥有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单体切片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转子级海绵钛生产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智能装备制造为重点的4条产业体系。

  近些年来,禄丰市瞄准千亿级产业园区发展目标,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一链一联建”思路,做深做细园区产业链党建工作,通过把“联合党委”建在链上、“先锋队”聚在链上、“帮办团”驻在链上,推动党的建设和产业链培育互融共促,以党建聚力赋能产业发展。

  “联合党委”建在链上

  “通过‘联合党委’牵头整链招商,我们共引进和孵化装备制造上下游企业43户,细化了产业分工、合作抱团发展,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也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碧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党总支书记、云南锦润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峰说。

  聚焦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智能装备制造4个重点产业,禄丰县推行党建赋能“链长”携手“链企”聚集发展模式,以园区党工委为主导、龙头企业为链长、规上企业为重点、其他小微企业为基础、重点职能部门为补充分链组建4个产业链“联合党委”,推动链上企业成立党组织39个、车间班组党小组66个,构建“园区党工委+产业链‘联合党委’+链主企业和链上企业党组织+车间班组党小组+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社区”的5级组织体系,辐射园区128家企业和13个重点职能部门党组织,形成以行业龙头企业为“链主”带动上下游企业“入链”抱团、要素保障部门竭力服务的产业“党建链”。

  为切实保障产业链“联合党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实行“一链一小组”挂点联系机制,为每条产业链选派1名处级党员干部担任“联合党委”书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活动制度,建立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发展共促、风险共担、活动共办“五共机制”,推动链上企业从“各自为营”向“协同发展”转变。2023年以来,先后孵化培育云南东锆、中州禄丰炭材料等32家关联企业。

  “先锋队”聚在链上

  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攻关一线成立党员技术先锋队,连续数月紧靠实验中心,产出我国第一炉转子级海绵钛,填补了高端海绵钛制造的行业空白,并成功将钛产业的欧美技术标准转化为国内标准,创造了287项授权专利。

  先锋力量聚在链上,是产业链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基因密码”。围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联合党委”在产业链上开展“四岗三示范”产业发展先锋示范创建活动,组建党员技术先锋队,组织党员领衔创新项目、认领攻关课题,设立党员示范责任区、党员示范班组、党员示范车间,选树管理服务先锋岗、生产技能先锋岗、市场营销先锋岗、科技研发先锋岗59个,切实将党员先锋旗帜树立在产业发展全链条、各环节,把创先争优融入技术攻关、安全生产、能耗双控等企业重点工作,让“示范力”转化为“生产力”。

  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党支部书记与企业负责人“一肩挑”,按照“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理念抓实“双培养”工程,吸纳25名企业中层、技术骨干和先进模范成为中共党员,培养78名中共党员成为企业生产标兵、中层以上干部。锦润数控党总支、云南国钛党委等一批党组织先后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省级“云岭先锋两新龙头”“党建强、发展强”示范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帮办团”驻在链上

  从开工到投产,隆基硅材料20GW切片项目仅用时281天,龙佰禄丰基地从收购到复产、盈利仅用了不到7个月的时间,背后都离不开“助企兴链帮办团”全程驻企帮办安评环评等审批事项,协调水电气等要素保障,与企业团队合力攻坚。

  聚焦项目落地和链上企业稳步发展,禄丰市从工信、税务、环保等产业链“大党委”成员单位和参建单位中择优选派42名熟悉经济政策、善于综合协调的机关党员组建“助企兴链帮办团”,按照“1个帮办团+1条产业链+N家企业”的形式对口联系58家链上企业,实行点对点专业化服务,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链上企业要素需求、生产调度、增产扩能等实际问题。

  “帮办团”实行挂牌亮相,通过开设信息公开专栏的方式,将帮办队员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职责任务等内容在服务企业进行公开晾晒,便于企业联系和社会监督。同时,产业链“联合党委”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帮办团”开展基础党务、项目审批、安全生产等业务培训,并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和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研判,形成“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统一交办到市级职能部门整改落实。

  建立园区政务服务工作站,开展帮办代办和“一窗通”服务,推动工信、税务、医保社保、水电气暖等2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化零为整”,在企业就近就地全流程“一站式”“一次办”。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受理疑难问题,企业开办缩短至1个工作日、登记压缩至0.25个工作日。构建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建立惠企联络员和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推行企业诉求“清零”和惠企政策“限时”兑付,推动项目快审批、快落地,企业早开工、早投产。


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双培养”工程


责任编辑: 汤馨怡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