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以“抓管理、抓发展、抓活动、抓机制”的“四抓”举措为着力点,有效激活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抓管理,强化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指导。一是理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机构。成立了县工商联党委,负责全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并重点抓好全县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并按照党建“带三建”工作机制,抓好企业“党、工、团、妇”组织的建设。二是抓好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务培训。结合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的开展,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培训纳入农村党员轮训工作,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党务工作能力。近年来,共培训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100多人次。三是选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从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党委等部门选派一批党员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和指导非公党组织做好组织活动开展、党员发展、党员活动室的建设、“三会一课”的学习、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方面的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今年,全县共选派了843多名非公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
二、抓发展,夯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础。一是强化党员发展工作。在“四个培养”上下功夫:即把企业主培养成党员,把技术骨干、优秀员工培养为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党员技术骨干培养上领导岗位。通过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增加党组织在企业中的“话语权”。2009年以来,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共发展党员180名。二是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各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党员信息管理台帐,切实做好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认真解决“隐型”党员问题,使每个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管理,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三是强化党员培训工作。引导非公企业党员正确认识自己在非公企业中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不断提高非公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识,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做到争取一名业主,占领一块阵地。今年以来,全县非公企业开展党员培训6期,培训党员350多人次。
三、抓活动,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一是开展“党企共建”活动。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一主题,把加强组织建设与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有机结合,在广大非公企业中开展了创建党员“先锋岗”、“示范岗”、“责任区”和“党员志愿者”、“党员亮身份”、“党员三有三无”(即重要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违纪、党员身边无次品)等活动,把党员推向企业生产的前沿,站前台,唱主角,有效地体现了党组织的力量与作用,塑造了党组织和党员的新形象。如广西平南县富艺工艺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和广西平南域嘉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分别开展“我为企业做贡献”、“抓竞赛、保质量、增效益、创一流业绩”和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在企业员工中赢得了一致好评。二是开展典型创树活动。充分利用平南电视台、《今日平南》、平南党建网集中宣传一批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先进典型,以点带面,营造关注、认可、重视非公企业党建的浓厚氛围,赢得企业主的支持、信赖,有力促进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培养树立了广西大玉余甘果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安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三是开展政企党组织“互联互动”活动。以“结对共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县委、县政府职能部门党组织和非公企业党组织一起听党课、一起组织党员参观学习活动;一起举行文化互动、联谊活动;一起开展爱心活动等,实现政企党员互动、活动互联、资源互享、优势互补,进一步形成党组织建设共振合力。
四、抓机制,切实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能力。一是建立委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与企业主进行充分协调沟通后,对3名党员以下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先行委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指导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学习培训、发展党员、党员承诺、先进性评价、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完善党组织内部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代会的作用,积极“推优”发展党员,条件成熟后再成立党组织。2010年以来,全县向非公有制企业委派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900多名,建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1216个,教育和引导130多名企业职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二是建立定期培训机制。着重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以灵活形式和各种途径,定期对党员、党务工作者、入党积极分子、企业主和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使他们的理想信念、管理水平和综合技能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把企业党员和员工培养成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建立跟踪考核制度。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到全县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中,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考核细则,定期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督查,并以此作为检验各基层党委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