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建引领,织密组织体系。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将新就业群体党建融入县委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在全县乡镇(街道)成立两新组织综合党委,将辖区内企业及网点站点纳入街道、社区工作范畴,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实现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二是优化运行机制。建立完善“1+28+5”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体系,县委两新工委牵头抓总,有效整合28个成员单位、5个行业党委党建资源和工作力量,指导推动年度实事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压实“管行业必须管党建”的主体责任。三是增强“两个覆盖”质效。整合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登记备案信息,将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一体推进,发挥“育新支部”孵化作用,分层分类抓好党组织组建。从业务主管部门选派14名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精的党员干部担任平台企业党建指导员,帮助新发展党员21人,吸纳41名入党积极分子,新建实体党组织1个、群团组织3个。
聚焦群体需求,做好精准服务。一是构筑“新”场景。围绕“制度友好、线路友好、设施友好、融入友好”目标,在3个试点社区推进友好场景建设,在20个试点小区内绘制“骑手友好线路图”,标明出入口、楼号、单元号等基本配送信息,提供小区内部导航指引。在小区外,构建“15分钟小哥服务圈”,招募餐饮、超市、药店等31个爱心商家,在24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暖心驿站,打造多元化服务阵地。二是倾听“新”声音。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县委两新工委”的意见建议征集工作机制,设立“一码诉求直报点制度”,已累计搜集办结意见建议12件。其中,针对快递员反映的超时、丢件等诉求,县委两新工委统筹行业党委、属地等资源,推动在尚品名居小区示范创建快递24小时“无人驿站”,节约快递员工作时间,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三是延伸“新”服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暖心驿站等,开展健康义诊、免费理发、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活动40余场次,服务新就业群体2000余人次。立足做细做实服务,聚焦网约配送员职业特点,精心推出“暖心餐”,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错峰进餐和优惠就餐服务。按照“县总补一点、商家让一点、个人出一点”原则,每年投入约50万元对网约配送员进行精准补贴。
聚焦赋能结合,激活共治活力。一是树立行业“新”标杆。深入挖掘新就业群体党员骨干力量,聚焦外卖食品安全、道路运输交通安全、直播电商网络安全等热点问题,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推动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推动行业治理水平提升。2024年,1名货运司机被评选为省道路运输行业优秀党员。二是激发治理“新”效能。探索新就业群体“网格化”参与社区治理模式,引导80余名网约配送员到社区网格报到,参与文明劝导、协商议事、爱心助考。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利用电商直播新业态营销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累计销售农产品超过5000万元,带动2000多户农户增收。三是双向服务赋“新”能。实施“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的“双向服务”激励机制,制定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积分管理激励办法,鼓励快递小哥、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在排除隐患、报告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