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海宁这项工作,全国推广!
2021年07月19日 09:14:07
来源:
海宁两新党建科
作者:
7月7日,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办公室转发浙江省海宁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范》。详情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中国个协联系点单位:
浙江省海宁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在当地党委组织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五次代表大会贺信中提出的个私协会要当好“党的建设的组织者”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标准化建设作为科学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抓手,编制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并在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推广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该《规范》以问题为导向,围绕解决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履行职责不到位、工作运行不规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谋划非公党建发展新思路,探索非公党建推进新模式。在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守标准编制程序要求,注重突出政治引领、突出务实操作、突出创新思维,建立了“政治引领、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管理教育、监督制约、创新运行”等6大一级指标体系和45个二级指标,对非公党建工作的基本流程、要求、内涵作了明确系统的规范,并以“说明书”的形式进行描述,使非公党建工作既能遵章循规、按序推进,又变得简明扼要、操作更趋方便。
从海宁市非公党建工作实践来看,该《规范》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已从“小个专”领域扩展到全市民企上市公司、规模以上民企及“两新”党建工作机构,有效促进了非公党建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提升了非公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该《规范》的发布实施,受到当地党委组织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目前已成为嘉兴全市非公党建工作的地方标准。人民网、《组织人事报》、《浙江日报》等媒体也作了宣传报道。
为了不断提升全国个私协会系统“小个专”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推进个私协会系统和个私会员企业党建工作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现将海宁市个协编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范》转发给你们,供各地参考使用。
附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范》(见文末二维码)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办公室
2021年7月7日
近年来,海宁市以党建赋能“小个专”新发展,创新推出“三创”(创党员诚信岗、创党员示范岗、创党员先锋岗)工作新路子,制定党建标准新规范,进一步激发“小个专”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浙江好人”、劳动模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红色动力”,为社会生活增添了“温暖亮色”。
海宁市设立非公党建工作指导站13个,对全市400余户“小个专”主体开展“党员经营骨干”集训。截至今年5月,建立“小个专”党委14个、党总支21个、党支部496个,组织成立常态化帮扶联盟“七彩联盟”服务队14支。“小个专”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持续增强。
海宁市积极探索推进“小个专”党建“三创”工作,发布《海宁市非公党建“三创”工作认定管理办法》,党员经营户亮明身份,带头诚信经营,积极融入社区微网格,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血液”。疫情防控时期,党员经营户除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外,还捐款捐物累计超过2000万元。近年来,海宁市涌现出以马新良、郎国杰、戴建人等党员经营户为代表的“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以及劳动模范。
为打通非公党建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避免非公党建“挂空挡、走形式”,海宁市以《中国共产党章程》等为指导,编制《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规范》地方标准,填补非公党建标准的空白。《规范》明确了“政治引领、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管理教育、监督制约、创新运行”六大指标体系,细化45个二级指标。党建标准实施以来,党支部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党建引领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红色引擎”持续发力,带动新增“小升规”企业208家、上市公司5家,培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
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