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内蒙古阿拉善高新区)坚持以“三年打基础、五年争优先”为目标,深入推进“五化协同、大抓基层”,以巩固拓展“党建为魂、聚力凝心”党建大品牌为抓手,聚焦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持续攻坚,通过突出政治建设、强化组织建设、注重作用发挥、创新工作举措“四步走”,不断提升非公党建工作质量,激发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活力。
突出政治建设,提升非公党建工作引领力。筑牢思想根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非公党建工作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开展送学入企活动,深入企业赠送党建指导书籍800余册,开设车间“岗前10分钟”、用好“微信实操课”,帮助企业开展“党性体检”等活动,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规范组织生活。坚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充分用好学习强国、驼乡“e”站等平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处处有活动。截至目前,74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30余次,568名党员全员参与。坚持教育培训。采取“走出去”方式,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等赴额济纳航天精神教育基地、盟委党校等地举办示范培训班2期。采取“请进来”方式,邀请盟委党校教授等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6次,读书分享会1次,演讲比赛1次,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2场。
强化组织建设,推动非公党建高质量发展。抓实组织覆盖。持续开展“覆盖检修”百日攻坚行动,推行“找、收、引、帮、育”等“五字”党员孵化法和“空白、待建、联建、规范、示范”等“五型”党组织晋级孵化法,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年内新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14家,新打造党员活动阵地6家。提升工作质量。全面推行机关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一对一”结对共建,创新推出“1+2+N”机制,选树培育了8家政企“结对共建”示范点,在4家个体工商户挂牌成立“共产党员经营示范户”。机关党组织与非公党组织双向结对率达100%。强化队伍建设。在推进非公党组织建设中,引导企业“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鼓励企业党支部推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即把职工党支部书记培养成“党建带头人”和“业务带头人”,推动企业精神和生产经营“双促进”。目前,企业中层以上党员比例达71%,“双带头人”比例达81%。近三年,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域发展党员119名。
注重作用发挥,履行非公党建社会责任。助力公益事业。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慰问活动、“我为职工办实事”慰问活动等,共筹资120余万元,对高新区一线职工、困难职工及疫情防控人员进行了慰问。特别是园区企业“我是企业员工·我帮你”志愿服务队,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爱心行”活动,将党的温暖送到园区30户困难群众及80岁老人家中,以真情回馈社会,彰显企业担当。助推乡村振兴。积极搭建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嘎查村对接发展平台,深入开展“干部基层办实事、部门包联惠民生、村企结对促振兴”活动,按照“就近就地、需求对接、互利共赢、义利兼顾”的原则,组织园区32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包联高新区及左旗、右旗嘎查村,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助推乡村振兴。聚力光彩事业。江浙商会大力弘扬“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引导会员企业在做好发展的同时强化社会责任。经常性地开展“文明实践在行动 光彩事业促发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园区困难群体捐赠米、面、油、水果等生活物品,倾情帮扶如春风送暖、春雨润物,真真切切为贫困群众解决了燃眉之急和生活所需。
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探索非公党建新经验。贯穿一个“核心”。通过党组织建设,搭建企业与党工委、管委会之间直接沟通、企业与社会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共赢的党建工作体系。助推两个“两联”。将党工委领导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党建工作指导有机结合,采取定期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带头帮联企业解决生产实际困难;深化部门负责人任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包联企业建立党群组织,提高工作水平。强化三个“三提”。将党群服务中心与政务服务中心联合打造标准化运行,围绕企业“围墙”外的事务优化服务,提标扩面;深入推进“三集中三服务”工作,全面推行项目承诺制、项目审批代办制、企业包联制,实施项目推动,提质增效;坚持以商招商、以情招商,通过组织企业间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实现“党建”牵线,提档升级。完善四个“四化”。制度化统筹,及时召开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会议,对落实各项党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标准化推进,严格督促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深入开展送党旗、送党徽等“七送一建”活动,按照“六有”标准打造党员活动阵地;实体化运作,全面实施关心关爱党员“五个一”行动,增强工作实效;系统化指导,建立党建职责清单、项目清单、考核清单和工作报表等“三单一表”制度,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提升五个“五力”。通过践行“承诺制”,持续攻坚“两个覆盖”,提升政治引领力;常态化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升组织凝聚力;认真开展“十百千”创建培育工作,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不断培育先进典型,提升发展助推力;按时发放年度党建工作经费、全额返还年度实收党费,提升服务保障力;根据企业产业、文化等特点,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党建品牌,提升党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