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抓基层打基础、攻重点破难点、强规范创示范,持续推动两新党建高质量发展,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两新组织正确发展方向
1. 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大会精神学习贯彻相关工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两新党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依托省党支部书记学院及民企分院、各级党校和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省市县联动分类举办两新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重点抓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培训,引导两新组织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新征程上听党话跟党走、扛使命创新业的高度自觉,10月底前完成培训工作。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以来两新党建经验成效和两新领域“两优一先”典型事迹,营造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良好氛围。大会召开后,按照党中央及省委部署,在两新领域抓好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把广大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
2. 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五进”工作。省级层面印发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党的理论进企业、党的建设进章程、党的骨干进高管、党的工作进班组、党建成效进考核,切实把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结构、融入生产经营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年底前,各级组织部门重点联系民营企业普遍实现党建入章,全省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由中层及以上管理层人员担任比例达80%。
二、以创新突破为驱动,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发展效能
3. 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调研,省级层面分别制定快递业、道路货运领域党建工作指导意见并抓好推进落实。高质量做好全国深化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全域试点工作任务,谋划部署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推动普遍建立健全市级快递、外卖配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指导或直接管理龙头企业、区域公司党组织,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开发园区成立相关行业党委。分层分类摸排党建底数,着力建强平台企业党组织,灵活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工作力量,通过公开选聘工作人员、选派党建指导员和党员助企联络员等方式,帮助做好党建工作。探索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有效机制,落实线上学习、联系群众、诉求表达、关心激励等制度,组织党员带动新就业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和行业治理,建设一批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和“小蜜蜂驿站”“红色加油站”。征集并编印党建工作案例,适时召开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会。制定《江苏省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落实“六强化”20项重点任务为牵引,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加强市级互联网行业党委建设,直接联系指导重点企业党组织,推动依法合规经营、有序健康发展。
4. 加强和改进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继续实施省级行业协会党委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沿着行业监管和业务管理链条落实党建工作任务。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分层分类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健全协会商会负责人政治审核和日常监督机制,推动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强化党组织政治把关。充分发挥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产评估行业党建工作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中小执业机构党建工作。完善行业党组织工作制度机制,补齐工作力量、经费保障短板。
5. 深化党建助推科技创新、产业强链。深化“三个一线”行动,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稳企兴企工作。强化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的制度安排、活动安排,指导企业聚焦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搭建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的载体平台,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突击队,以党员为骨干开展“揭榜挂帅”“赛马”“金点子”征集等活动。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入推进党建带工建“三创争两提升”活动。探索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推动产学研、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开展党建联建,加快形成党建引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优势。
6. 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加大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项目党组织组建力度,推动社区“两委”成员和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完善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和街道统一指挥协调、县级有关部门联动执法的工作机制。制定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项目省级党建示范点评价标准,开展第三批省级示范点培育工作。总结示范点培育工作成果,评选并编印“红色物业惠万家”优秀案例。
三、以赋能成长为导向,聚力锻造两新党建骨干力量
7. 扎实开展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专业化建设。落实《关于探索深化基层干部专业化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全省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专业化建设座谈会,完善并推进“四级五专”体系建设。选优配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公开选聘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推动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党建指导员全覆盖。对标现代化建设发展趋势和工作标准,分层分级举办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开展2022年度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工作,推行持证上岗、落实“红领津贴”。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持续打造工作品牌。
8.实施两新组织“双有”目标提升行动。以实现从业人员100人以上两新组织有单独党组织、50人以上两新组织有党员为目标,突出精准调控、严格规范,注重发展党员向两新组织倾斜,重点做好无党组织或无党员的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结合开展流动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对工作单位相对稳定并具备转移组织关系条件的两新组织流动党员,应转必转、应接必接。引导两新党组织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加大人才特别是党员人才引进力度。年底前,相关指标实现明显提升。
四、以健全机制为支撑,持续优化两新党建工作环境
9. 完善两新工委运行机制。落实中组部有关要求,完善各级两新工委设置,配强工作力量。根据工作发展需要,明确和充实两新工委成员单位,明晰职责、规范运行,建立健全共同调研、议事协调、督查落实等制度,督促成员单位立足职能职责抓好两新党建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指导推动,直接联系一批大型非公企业和重点社会组织,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聚焦两新党建特别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实践成果。
10. 探索推进两新党建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开展两新党建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和两新组织加强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实行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活动方式,落实各项基本制度,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依托江苏基层党建管理信息系统,抓好两新党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数据库建设,推动数据共享应用、关联应用、安全应用,实现动态化、可视化、智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