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党委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优势,积极组织动员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微网格长奋力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守好疫情防控“最小单元”。
组织在一线覆盖,网格划分再“精细”
盐官镇依托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体系优势,在常态构建“镇—村(社)—网格—微网格—户(企)”五级管理体系下,聚焦搬迁集聚小区、沿街商户、规下企业等重点管理领域,健全“领导干部联村社、镇村干部联微网格、一线党员联户”的疫情防控“三联”机制。在激活疫情“战时”状态第一时间,下级网格闻令而动,将各级微网格作为应对疫情应急处置的最小单元,按疫情防控难度系数分类定级,制定红、黄、绿“三色评估图”,并把“三区图”“转运流程图”等挂满“作战墙”,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镇村干部、一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信息在一线汇聚,扫楼行动有“妙招”
海宁“4·2”疫情前夕,由“镇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长+微网格长+志愿者”组成78支“4+N”的网格队伍,对全镇5万多名农户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以绣花式的“扫街”“扫楼”“扫企”行动,深入小区以及沿街商铺、工业园区企业内,同时依托微网格群、小区业主群以及自主报备小程序等开展线上宣传和自主申报,短短5天内完成15996份“一户一表”填报。特别是针对人口复杂搬迁集聚小区,明确由户籍归属村社开展“敲门”行动,挨家挨户入户排查,并将数据移交居住地管理,有效破解“多头统计、两头空”等难题,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最大程度确保“底数清”。
资源在一线整合,暖心服务再“升级”
持续深化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动员整合村社干部、微网格长、党员志愿者等多方面的力量资源,组成多支应急“冲锋队”,在协助开展检测人员登记、核对关键信息、后勤保障等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桃园村由党员志愿者提前上门指导群众做好网上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并帮助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做好检测登记,开辟绿色检测通道,减少特殊群体等候时间;郭溪社区通过微网格长的流动喇叭车,以楼栋、微网格为单位,逐楼逐户分时段、分批次通知到位,有效避免人员聚集;群益村利用微网格对居家隔离人员“一对一”服务管理,为重点防控对象提供“生活物资保障”“求医问药”等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