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有力发挥“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龙头带动、项目推动、条块联动”产业集群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有序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强劲“红色动能”。截至目前,松江区三级“白名单”的2200多家企业已累计复工近2000家,复工率超87%;其中,“白名单”内规上企业复工率已超90%,复工总数位居全市前列。
坚持龙头带动,稳链强链,以协同联动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
面对疫情挑战,松江区产业集群党组织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聚焦具有全产业链掌控能力的“链主企业”,积极推动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企业吸附力,打造良好产业协同生态。正泰智慧能源产业集群党委牵头制定“一企一方案”,有序组织集群企业约2000名员工闭环生产生活,头部企业正泰电气公司产能已基本恢复七八成,正在加速“赶工”国家电网、方舱设备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智能制造类订单,有效带动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党委积极推动产业链稳链强链,组织协调台积电、超硅半导体、豪威科技、新阳半导体等一批重点企业持续生产,有效推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企业鹰峰电子有效发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物流基地功能,打通物流“堵点”,切实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原材料困难,增强了企业抗波动性和成长性;延锋伟世通、安宇峰等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快速启动复工复产,为上汽集团等主机厂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项目推动,练好内功,以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企业既需要外部的有力支撑,也需要企业自身硬实力的保障。松江区坚持把党建项目建在科创项目上,激励科技创新型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参与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加快形成更多从“0”到“1”的原创科技成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企业菲思特生物科技公司在党员骨干攻关团队的带领下,自主研制的核酸采样舱、焦磷酸测序仪、分子芯片杂交仪、蜂鸟定量PCR、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全自动采样机器人等专精特新技术平台,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了全程、科学、精准、快速、可靠的技术保障。新材料产业集群企业闳约科技公司,在党员科技攻关团队带领下,研发生产航天领域的星、箭、船、器结构及功能性复合材料产品,有效减轻卫星重量,保障卫星在太空极端环境下的正常运行,近日,由闳约科技公司承担主要材料生产和结构体组装任务的“吉林一号”宽幅01C星、“吉林一号”高分03D(27~33)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为产业链保链稳链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坚持条块联动,助企纾困,以优质营商环境对冲外部风险
松江区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建联席会议机制条块联动、协调各方的组织优势,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多方联动、资源整合,打出了一套产业集群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组合拳”。面对产业集群企业在疫情期间纾困政策、防疫复工信息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区委组织部会同区经委、科委、人社、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积极主动收集集群企业的问题困难,通过制作短视频、问答图文、政策汇编等形式,形成法律、资金帮扶、用工等助企纾困“政策大礼包”,第一时间汇总金融、产业、科技等相关法律政策54项,发送给各产业集群企业,及时助力企业学好、用活、用足各类扶持政策。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跨省物流不畅及成本过高的问题,松江区智慧物流产业集群探索“共享货车”模式,遴选8家经营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提供200余辆货车保障,形成跨省物流中转试点企业名单,帮助区内企业完成产品原料的跨省中转运输业务。针对企业反映申请复工复产提交材料、填报表格过于繁琐等问题,区科委、经委等“两新”组织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时开发“复工复产防疫通”小程序,打通跨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流程,实现“员工一码返岗、车辆一码通行、生产实时监测、程序一键登录、配送全程监督、信息随时获取”的便捷通道。截至目前,已有2525家企业应用“防疫通”小程序,登记在岗人员11.7万人,在线受理审批通行证累计4053张,其中区内通行证2486张,跨区通行证1063张,跨省通行证50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