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庆元县安南乡吾际下村“野樱谷”荒野茶基地,茶农姚光平以每公斤白茶3600元到25000元的价格,和来自上海、厦门等地的客商签下2026年度300多公斤的预售订单。日前,全国首个荒野茶地方标准《荒野茶管护技术规范》在浙江丽水正式实施,荒野茶实现了全流程溯源,市场价值也显著提升。2022年以来,庆元县完善荒野茶产业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产业链党建联建,已开发利用荒野茶8000亩,培育产业链上下游生产主体17家,辐射带动1100余人增收致富,人均增收近2万元。
力量聚“链”强产业。组织农业等职能部门与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市农业农村局、属地乡镇、茶企、行业协会等党组织联建共建,按需召开“茶派”圆桌会,今年帮助14家茶企申请专项补助资金3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300余个。推行揭榜挂帅重点项目领办制,每年年初发布荒野茶重大项目榜单,由部门、茶企、科研院所等共同领办破解,两年内实现茶叶平均价格由60元/斤涨至800元/斤,涨幅超12倍。联建单位轮值举办四季主题联建活动,深挖文旅资源,搭建“茶街”“荒野茶体验馆”等茶空间,打造集“农事共享、民俗体验、研学旅行”为一体的茶旅漫游观光带。
机制到“链”促增收。筹备制定省市县各级荒野茶标准,建设多个加工厂、示范点,引领茶产业向“小包装终端”转型,已开发野樱白、百年老枞、荒野贡眉等荒野茶产品120余款。创新“强村公司+村集体+产业能人+种植户”联合开发模式,成功收储上架全市首宗荒野茶承包经营权出租资源,探索“多村抱团、跨省抱团”发展机制,建强共富工坊,整合荒野茶资源5000余亩,实现产值1100余万元。推行消费帮扶,组织茶企参加农博会、展销会等,注册“庆元荒野茶”商标,依托山海协作等资源拓宽销售渠道,如江根乡“云水茗心”共富工坊完成线上订单600余万元,带动浙闽群众增收160余万元。
科技融“链”提效能。用好联建单位资源,设立专家工作站3个,成立福鼎白茶非遗传承人蔡良绥名师工作室,龙溪乡与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结对,协助研发技术30余项,带动荒野茶销售600余万元,瘦金芽、野樱白、千山岩茶等7款荒野茶产品通过瑞士SGS国际权威机构的263项检测。整合百山助企智库、共享人才、红色惠企助力团等资源提供“企业点单+定期上门+”服务,围绕产业链发展需求匹配乡镇干部、机关党员、星期天工程师等技能服务队8支开展片区化服务。整合共富技能学堂、共富补给站等技能实训阵地160余处,开展茶叶采摘加工、茶艺等技能培训60余期、1300余人次,评选“制茶师傅”15名。
(漫山遍野的茶园。AI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