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点燃发展引擎,以全周期服务厚植营商环境沃土,以转型升级推动百亿产业集群……距离去年3月北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已一年有余。
新组建的北碚经开区是重庆市唯一具备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自贸区“三区共融”独特优势的开发区,拥有中新(重庆)国际中小企业产业园等特色载体,也是全市唯一的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北碚经开区由蔡家智慧新城、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片区整合设立,拥有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智能装备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通机及输配电制造、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今年以来,北碚经开区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摩、智能传感器及仪器仪表等3条重点产业链,着力推进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扩链”,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走进经开区科学城片区的办公楼,墙上“红岩先锋”的红色标识格外醒目。园区充分强化党建统领下的整体智治,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攻坚克难看实绩”的导向,组建起科创、招商、落地、建设4支党员攻坚队,明确攻坚任务、晾晒攻坚成绩、评价攻坚表现。
从初次接洽到敲定落户,重庆中科光智用了不到3个月,由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微波等离子辅助真空共晶回流焊炉”被列入《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2023年版)》。据不完全统计,科学城片区陆续培育引进了华立科技、斯太宝科技、中科光智等优质传感器及关联产业项目,数十家传感器关联企业在园区提质发展。党旗插在了项目最前线,“稳扩提”带动效应十分显著。
“园区能否出面与交通运管部门协调,增设公交线路早晚班次,方便我们上下班?”“停车场可否多安装几个充电桩?”“项目审批流程烦琐,可否有红领代办?”在北碚经开区,每周的企业家接待日已成常态。
“我们创新实施了‘专班化+网格化’全方位服务机制,确保企业服务工作全覆盖。”北碚经开区管委会曹香珍说。按照“大企业专班化、中小微企业网格化”工作思路,北碚经开区创新推出企业服务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配备网格服务专员,通过“日常走访+定期回访”机制,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多渠道广泛收集企业诉求,帮助企业精准对接政策资源,确保企业困难“有人管、及时办”。
北碚经开区的“磁吸”效应也在显现。成功创建重庆市重点关键产业园(传感器),上榜全国十大传感器产业园名录;聚集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分中心、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国家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三大平台;园区内西南大学科学中心首批示范项目陆续投用,微生物发酵、虾青素、农产品生命营养管理等多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面世……一个“研发—制造—应用”生态闭环正在形成。
一年多来,北碚经开区有“颜值”,更有产值。企业、人才、产业在这里扎根、成长、壮大,“产城人”融合的新赛道已经就位。站在新起点,北碚经开区正加快打造“三区共融”先行地、产城融合示范地、数字经济实践地、科教创新生态城,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北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