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物 >> 正文
用心成就托付,用爱暖意人心
2025年09月15日 12:20:18 来源: 南宫市委社会工作部 作者: 高利

  从“新手”到“行家”: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

  2017年春天,25岁的王士一成为南宫申通的一名快递员。那时的他穿着工装,骑着满载包裹的三轮车,每天穿梭在南宫的大街小巷。"刚开始送件时,最怕遇到找不到地址的情况,有时一个件要绕好几圈。"王士一笑着回忆,为了尽快熟悉路线,他手绘了一张城区地图,把每条街道、每个小区的位置都标注出来,休息时就拿出来反复看。

  在同事眼里,王士一总有股“钻劲儿”。当时申通城区日均业务量只有2000多单,他却不满足于“送完就行”,总在琢磨怎么把服务做得更细致。给独居老人送件时,他会顺手帮老人捎带垃圾;遇到电商客户,他会根据商品特性设计打包方案,避免运输中损坏;暴雨天送货,他总带着塑料袋,把快件裹得严严实实再交给客户。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额外动作”,慢慢为他积累了好口碑。一家经营工艺品的电商店主李女士说:“王士一不仅帮我们打包得特别结实,还会提醒我们哪些快递路线更稳妥,现在我们店里的件只发申通。”靠着这份真诚,越来越多的商户主动将业务交给申通,王士一负责的片区业务量半年就增长了近三成。

  2019年,因业绩突出,王士一升任部门主管。角色变了,但他对细节的较真没变。一次检查中,他发现有员工把收货地址“朝阳小区”写成“朝扬小区”,当即要求返工重写。“地址写错一个字,可能就会导致包裹延误,客户的信任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对员工说的这句话,后来成了团队的工作准则。

  带团队:严管厚爱聚人心

  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南宫申通的业务量持续增长,城区运营中心应运而生,王士一被任命为业务经理。从管理几个人到带领20人团队,他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管理经”——工作上“严”字当头,私下里“暖”字为先。

  每年“双11”期间,快递量会激增到平时的3倍。这时的王士一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他在车间支起折叠床,连续几天吃住在岗位上,哪里忙就往哪里搭把手:分拣包裹、核对地址、调度车辆……有一年"双11",新员工小张因记错派送路线慌了神,王士一放下手里的活,陪着他跑了整整一下午,边送件边教技巧:“记路线不能死记,要找标志性建筑,比如看到大槐树,就知道旁边是幸福小区。”

  在团队管理中,王士一坚持“一碗水端平”。绩效考核公开透明,评优评先凭数据说话,但谁家里有困难,他总会第一时间帮忙。快递员老周的妻子生病住院,王士一主动调班替他承担派送任务,还带着团队成员去医院看望;新入职的年轻人租房遇到麻烦,他利用休息时间帮忙找房源。“王经理不是把我们当员工,更像是家人。”快递员小吴说,团队里的人都愿意跟着他干。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公益心

  王士一同志,30出头小伙儿,在客户和同事甚至群众口中都是赞不绝口,疫情期间,王士一不顾自己安危,挺身而出,以志愿者的身份活跃在第一线,每天为村民送药、送日需品、维持秩序等等,每天的超负荷的工作量,他只是很简单的话:累但值得。在之后王士一参加了社区服务网格员,时常探望独居老人,跑腿买生活用品,倒垃圾,这都像是自家活儿,老人常挂嘴边的话:这小伙子和自家孩子一样。他总是面带微笑,每天都忙忙碌碌,只要有需要他都会二话不说回答的总是那几个铿锵有力的字:我这就到。他的行动也激励着带动了很多的同事加入了社区网格员,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及时获助,虽然事情很平凡但总是很暖心。

  守初心:在荣誉中砥砺前行

  “快递员送的是包裹,传递的是信任。”这是王士一常挂在嘴边的话。8年来,他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也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连续多年获评公司“年度优秀主管”,2020年荣获“河北新时代冀青之星”,2022年被评为邢台市“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023年成为邢台市劳动模范,2024年又摘得“河北省劳动模范”和“省青年五四奖章”两项荣誉。

  面对荣誉,王士一始终保持清醒。“这些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是给所有快递从业者的。”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分拣车间的窗户,照在王士一忙碌的身影上。传送带载着包裹不断流动,就像他奋斗的青春,始终向前。这个年轻人,正用坚守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劳动者的精彩篇章,更有他那份坚守的初心、公益心在绽放着无限的光芒。

责任编辑: 付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