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双强>>非公企业 >> 正文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一家传统化工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答卷
2025年09月03日 12:23:48 来源: 中共内丘县委社会工作部 作者: 张家碧

  河北建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是典型化工企业,始终将党建作为企业发展的“根”与“魂”,以“党建引领、绿色转型、人才支撑、责任践行”为主线,推动企业从传统煤化工领域成功转型为绿色低碳化工行业领军者,实现经营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协同共进。公司党支部坚持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通过强化组织建设、集聚创新人才、深耕帮扶实践,让红色基因融入企业血脉,让党建成效体现在转型突破与民生福祉中。

  双向融入,筑牢组织根基

  党支部大力实施“双向进入、双向培养”工程:一方面推动“党组织进入管理层、管理层进入党组织”,当前,公司高级管理层中中共党员占比已达80%,在重点工程及各车间均有党员坚守岗位,确保党的决策能够迅速传达至生产最前沿;另一方面坚持“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和管理层干部,把业务骨干和管理层干部培养成党员”,让党员成为企业经营的“主力军”。为进一步激发党员先锋作用,党支部在全公司范围内精心评选出15个‘党员先锋岗’,切实做到了‘生产一线党员身影常在,重要岗位党员勇挑重担’让红色旗帜在关键环节飘扬。

  党员攻坚,突破技术瓶颈

  为推动转型落地,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燃煤锅炉烟气碳捕集协同污染物深度治理项目”——该项目是全国首套燃煤锅炉全烟气量碳捕集与利用项目,也是低能耗碳捕集技术示范工程。面对疫情影响、巨额投资及紧迫工期的挑战,党支部迅速抽调四名党员成立项目攻坚小组,他们身先士卒,常驻施工一线,秉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精心规划工期,严格把控质量,确保项目顺利投产。项目投产后年捕集二氧化碳20万吨,捕集率超90%,每年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约3000万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赢”。此外,还联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等顶尖科研单位共同完成“烟气多污染物深度治理耦合高效碳捕集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项目,并于2025年4月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评为“2024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产学研融合,打造人才梯队

  为夯实绿色转型的人才根基,党支部于2024年积极牵头,正式启动‘京津冀碳中和高技能人才集聚项目’,该项目为河北省‘人才强冀’工程的重点立项。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重策略,实现了人才的双向互动与发展:支部书记赵全成亲自率队,多次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对接,成功引进两名持有燕赵英才卡A卡的高端人才,并有力推动了省级技术研发平台的创建工作,并入选2025年第一批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省级试点和第三批省级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单位;同时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通道,组建技术攻关团队,针对碳捕集吸收剂热耗高的问题,成功研发高性能复合胺吸收剂与两相吸收剂,发表论文3篇、获发明专利2项。现如今,一支由高比例党员、高技能水平人才及高度环保意识者组成的精英团队已初步成型,他们正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持。

  精准施策,情暖困难群众

  在消费帮扶上,支部组建“爱心助农”党员服务队,详细摸底东秋村的核桃与板栗产量,并统一进行收购、精细包装与科学分拣——在中秋节前,一次性收购核桃4000余斤、板栗400余斤,其中从村民李保林手中收购核桃445斤,为其增收2670元。在到户帮扶上,针对村民霍朱林(年逾古稀、妻子残疾、子女在外)的困难情况,支部不仅送去了米面油等必要的生活物资,还亲自上手帮助采摘晾晒核桃,并最终收购了100斤核桃;得知老两口想养鸡后,又送去20只即将产蛋的鸡,用实际行动帮其树立生活信心。

  河北建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实践证明,党建不是民营企业的“附加题”,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从党建筑基铸魂,到聚才赋能转型,再到担责扎根民生,公司以党建红引领绿色发展、以红色力量守护民生温度,既实现了从传统煤化工到绿色低碳领军者的“华丽转身”,也为非公企业以党建破解发展难题、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河北建滔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前行。

责任编辑: 付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