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过年的氛围总是浓厚而独特,对于新业态群体来说,这个春节更有着别样的体验。近日,梅村街道积极探索创新,精心打造“我在梅村过大年”活动,涵盖多元互动、贴心服务的综合性关爱举措,开辟党建工作新领域,挖掘党建工作新亮点,让新就业群体在梅村找到“家”的温暖。
靶向聚焦,慰问传递深情暖意
梅里古镇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挖掘新就业群体中需求与困难人群。通过实地走访站点、收集“微心愿”、与负责人谈心与小哥们座谈等方式,广泛了解新就业群体真正需求,针对需求开展对应服务,形成“需求清单”并精准对接“服务清单”,集结各部门合力充分发挥“帮帮团”作用,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实际问题10余个,服务帮助60余人次。细致梳理,精准定位困难人群,建立“一对一”关怀机制,节假日进行走访慰问,安排专人跟进解决困难。
春节前夕,高新区党工委(新吴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两企三新”党委书记秦向军,梅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韩珵一同带队走进极兔、圆通、美团、饿了么站点和新就业困难群体家中,送去新春暖心大礼包300余份,并在走访过程中详细询问他们工作中的困难与需求。同时在“我在梅村过大年”活动中,设置征集新年心愿环节,了解新业态群体对新一年需求和心愿。后续,建立心愿台账,安排专人跟进,联合各方助力实现。
暖心阵地,共绘新春和谐盛景
“因为我们一直在外面跑个不停,春节期间很多店很早就关门了、找地方休息、喝水、手机充电也比较困难了。”面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现实需求,梅村街道精准对接,进行实地考察。临近新年,将“暖心服务站”功能进一步升级,变身“新春驿站”。在驿站增添防寒物资、开展新年活动、提供热水热茶、温心热饭、省心充电等免费服务,同时延长开放时间,利用“方寸之间”实现最大服务。深化推进新就业群体“三区”建设,因地制宜,打造枢纽式实地服务阵地矩阵。贯穿传统节日,在暖“新”阵地红色会客厅举办“夏日送清凉、新年送祝福、中秋庆团圆”等“暖蜂慰问”活动13次,覆盖新就业群体800余人次。
梅村街道邀请相关领导、新业态群体、新业态流动党员、爱心商户共25人参加“我在梅村过大年”新年特色活动。包饺子,感受新年浓厚氛围,邀请梅里书画院党员志愿者现场写春联、写福字,为新就业群体送上新春祝福。体验非遗剪窗花,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一名新业态流动党员感慨道:“以往过年,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机会自己包饺子,今天来和大家包饺子,感觉就像和家人在一起过年一样,特别的温馨。”
聚力同行,携手共建奉献爱心
新就业群体工作需多方协同,梅里古镇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探索“党建搭台、资源链动”方式,联合梅村街道有关职能部门凝聚多方社会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积极融合“建体系、优服务、聚合力”的组织力。加强与多部门配合,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服务,挖掘古镇街区内的党员商户以及友好商户28家,提供休闲娱乐、非遗体验和餐饮消费等专属特惠,覆盖1500余人次。
众多商家积极响应,踊跃投身关爱新业态群体的公益行动。无锡市三喜胶基制造有限公司、无锡市国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党支部被授予“爱心企业”铜牌,肯定他们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的卓越表现,形成“爱心矩阵”。友好商户枇杷园巴适火锅店,连续三年提供新业态群体年夜饭火锅,给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送上冬日里的温暖与关怀。
共商共议,构筑治理共同体
探索基层协商议事、小哥“吹哨报到”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搭建议事平台,从不同的外卖公司、快递公司里各选取一人作为代表,定期收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和建议;定期召开“小哥议事会”,确保提案落到实处。激发参与热情,召集美团、饿了么、圆通、极兔4家平台公司共115名骑手成立“红色骑行服务队”,引领新就业群体争当治理先锋。开展“顺手公益”“沿途服务”“就近志愿”等活动20余次,通过“随手拍”、“随手报”等多种形式反映辖区安全隐患11件,协助解决实际问题9个,促进梅村“新居民”与老街坊从生活、工作、情感中触发有机碰撞,推动构筑融合发展的“梅村基层治理共同体”。
召开“我为梅村新春提建议”座谈会,高新区党工委(新吴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两企三新”党委书记秦向军致辞,表达对新就业群体的诚挚谢意,送上最真挚的新春祝福并鼓励新就业群体围绕节日氛围营造、安全保障、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建言献策。希望他们利用工作之便,及时反馈烟花爆竹违规燃放、道路情况等问题,助力打造平安祥和的春节环境。“感谢梅村街道和梅里古镇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链接的各方资源,党组织平时很关心我们,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我们想为梅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美团小哥候志鹏在座谈会说。
未来,梅村街道将持续创新,不断完善服务机制,让新就业群体在梅村有“家”可依、有“家”可栖、有“家”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