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在非公领域创设“七大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制发“活动参考”。针对部分党务工作者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思维易固化、创造力不足等问题,县委非公办创新推行“探究式”学习法,即每月制发《主题党日选题参考》,要求党务工作者以比较、分析、归纳等方式进行探讨研究,加强思想碰撞,激发创作灵感,先后涌现出“每周党课100字”、“党史知识竞赛”、“学习之星”评选等有意思、接地气、参与度高的活动载体20余个。
组织“党史宣讲”。在非公领域创新开展“百年党史我来讲”活动,坚持“三五分钟不短、三五句话不少”理念,鼓励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党组织书记和党员找准找细切入点,从一个历史事件、一名革命先烈、一副感人画面等角度精心组织党史宣讲。截至目前,共计70余名非公领域党员以微党课形式宣讲了“三湾改编”“古田会议”“四渡赤水”等多个历史事件,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打造“前沿阵地”。深入开展“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双比双争”社会组织党组织争创和“五抓五送”活动,在郎溪经济开发区探索出台《非公企业党群组织A级评定实施方案》,鼓励具备条件的非公企业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前沿阵地,并择优进行奖补激励。现已有得奇环保、柏维力生物等10家非公企业在党群活动中心设置党史长廊,让党史学习教育变得简单便捷。
开展“送学上门”。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指导站和党群服务站桥梁纽带作用,组织8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为联系指导的党支部开展“送学入企”“送学进校”,共计送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籍800余本,并积极开展“领学”活动,实现非公领域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用好“红色资源”。充分利用本县三桥(毕桥、沙桥、夏桥)红色资源,引导非公领域党员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先后有祥明仪表、蓝天救援队、益华双语学校等70余个非公党组织共计430余名党员,前往党性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和洗礼。同时,支持非公领域党组织走进上海一大会址、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等革命圣地,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更加坚定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编印“学习简报”。组建全县党建工作指导员微信群,要求党建工作指导员及时将非公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动态“晒”在群内,由各站组收集整理并遴选优质信息报送。县委非公办在《非公党建信息简报》中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及时将全县范围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示出来,供各基层党组织学习参考,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深化“为民服务”。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郎溪经济开发区这个非公党建主阵地,聚焦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难点、痛点,推动区内各部门一一对照认领,能帮助协调解决的立即解决,需要时间完成的制定工作举措和行事历,并形成12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现已累计为园区企业、职工、居民解决招工困难、路灯维修、餐饮行业油烟扰民等问题4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