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安徽 >> 正文
【安徽】党建凝聚向心力 经济发展添活力
2021年09月09日 14:55:25 来源: 芜湖新闻网 作者:

近年来,芜湖市围绕“党建强、发展强”目标,大力实施“红色动能”工程,以“红芯引擎”建机制、以“红色堡垒”抓提质、以“红领行动”强队伍、以“红心惠企”促发展、以“红链引领”助产业,推动党建工作与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发展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红芯引擎”强动力

建立协调联动的组织领导体制。市县两级建立非公工委,各园区(镇街)建立非公综合党委,全市形成了市委非公工委统一领导、成员单位(行业党委)分工负责、县市区委非公工委强力推进、园区(镇街)非公综合党委兜底抓落实的“四级联动”领导机制。推行“非公工委+行业党委”模式,将抓非公党建工作责任写入各级行业部门工作职责,成立14个市级行业(综合)党委(党总支),形成一抓一条线、一管一大片的工作合力。

建立统分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印发年度工作要点、工委成员年度任务清单、行业系统党建个性清单、季度工作清单等“一要点三清单”。开展党建工作项目攻坚,实行部门领办、目标管理、年底评估的项目化工作模式。市县两级非公工委同步建立半月线上通报、每月工作调度、每季调研评估、年底互学互评的工作推进机制。

建立持续有力的基础保障机制。将非公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各级留存党费用于非公党建工作的比例不低于10%。按照每月300元/人的标准,落实党组织书记工作补助;按照每月专职1000-1200元/人、兼职300元/人标准,落实党建工作指导员补贴;按照每年每名党员不低于200元标准,落实园区非公党建工作经费。

“红色堡垒”夯基础

“找党员、建支部”,抓好组织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项排查”,通过“比对法”线上分析找差距,“排除法”聚焦重点抓覆盖,“实勘法”实地摸排推组建,采取部门攻坚一批、随机抽查一批、重点通报一批等三个一批方式抓实摸底排查,采取区域统建、同业共建、龙头带建、产业联建等方式抓好党组织组建。

“亮身份、抓活动”,提升组织活力。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引导党员职工佩戴党员徽章上岗,带头践行党员承诺。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使党员身份“亮”出来,服务群众“动”起来,关键时刻“站”出来,先锋形象“树”起来。先后涌现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鲁班建设投资集团党委、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指导员叶太应、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出租车驾驶员马本萱、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全国工商联商会党建工作示范单位——芜湖市汽车后市场行业党支部等先进典型。

“争达标、强支部”,发挥实质作用。大力实施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工程,依托“一本手册、一组制度、一个平台、一本党证、一套台账”五大载体,扎实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围绕“要求有人听、干事有成果、奉献有作为”主题,组织开展“我为发展献一策”、金点子征集等活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2016年以来,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每年举办“党旗下的微创新”活动,实施“微建议、微技改、微服务、微节约、微环保”为主要内容的“五微创新项目”,共收到“五微”项目书568个,132个项目获奖,发放奖金54.8万元,申报专利49个,获批22个。

“红领行动”建队伍

组建“红领之家”,开展组团服务。将1378名党建工作指导员编入106个“红领之家”指导组,以组为单位开展组团式走访、帮扶式指导。开展党建工作指导员“问题帮办、助企发展、暖心芜湖”主题活动,通过深入企业走访、线上线下分办、清单管理跟办和持续跟踪问效四个具体环节,建立“指导员递哨—企业吹哨—市‘四送一服’办和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接哨—相关职能部门报到办理—指导员督查反馈”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流程,形成了“发现受理、分流处办、跟踪督办、反馈评价”的问题处置工作闭环,协调解决企业反馈问题。

建设“红领驿站”,促进区域联动。综合利用各类园区、楼宇、街道社区等资源,设立一级“红领驿站”13个、二级“红领驿站”46个,采取小型活动轮流办,中型活动结对办,大型活动统筹办等形式,促进非公党建与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互联互动,相关做法在全省推广。今年以来,依托党建指导“红领驿站”,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采取送学上门、全程指导方式,引导3000多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微学习”“微讨论”3600余次。

划分“红领网格”,延伸工作触角。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组织,产业集中”原则,将非公企业集聚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推进指导组划片分区、指导员下沉网格,实现党建工作指导扁平化。全市共设置镇街、园区等一级地域网格83个,二级地域网格958个,有效避免管理服务“盲区”和“真空”。

“红心惠企”优服务

党建融入惠企政策。落实各部门“管业务管党建”双重职责,组织18个市直部门出台50条党建惠企举措,明确对党建工作好的非公企业,做到同等情况下“六个优先”,即在各类考核年检时优先加分、在资金奖补时优先支持、在项目申报时优先考虑、在评优评先及政治安排时优先推荐、在教育培训上优先安排、在惠企政策出台发布时优先支持和传达。落实“1%工作法”,组织25个市直部门126名党员干部,成立提质增效、能源、用工、税费、法律等8个党建惠企服务团,提供个性化、菜单式惠企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党建融合“四送一服”。各级领导干部突出党员身份意识和党的工作意识,在“四送一服”联系走访过程中开展“四帮四看”活动,做到与企业主谈一次心,看其是否支持党建工作,帮助企业主培养党建意识;与党组织书记谈一次话,看其履职情况,帮助指导工作方法;查看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帮助查找问题;查看党组织活动阵地,帮助提升保障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党政干部联系包保4135家“四上”、“专精特新”、重点外贸企业和503家省重点项目,办理企业反映问题286个,办结227个,有效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服务企业发展。

党建赋能惠企金融。将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各类荣誉等评先评优和金融贷款中的“评级授信”有机结合,探索形成党建引领与金融助力相互促进新机制。市扬子银行党委创新推出“红色先锋贷”金融产品,为优秀共产党员提供低利率、高额度的贷款产品。2019年至今,累计为484户优秀党员商户发放“红色先锋贷”9900万元,个体户“金农信e付”收单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超过64亿元,有效解决个体户“首贷难”“融资难”问题。

“红链引领”促发展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党建+协会”“党建+联盟”“产业部门推动”“龙头企业带动”等组建模式,先后成立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党委、芜湖航空产业党委等10个战新产业集群党委,无为电线电缆、湾沚健康生活家电等10个其他产业集群党委。

把作用发挥落在产业集群。实施先锋引领“红链”、产业集结“聚链”、聚才育才“智链”、社会组织“助链”行动,在人才培育、招商引入、企业需求、社会组织服务等方面,发挥产业集群党组织桥梁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产业链创新链需求链深度融合。鸠江机器人产业联盟党委穿针引线,与哈工大、安工程等16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合办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相关专业学科,定期向海内外发布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积极帮助本地机器人企业与省内外“双一流”高校加强对接,解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把各类服务深入产业集群。实施集群党委“强链”、政企沟通“畅链”、线上线下“惠链”、产业招商“扩链”、金融惠企“稳链”等行动,以党组织为“通关密码”,打通政府部门、链上企业、科研机构体制壁垒,汇集部门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以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为渠道传递反馈,改变部门服务企业多头联系弊端,畅通政策传递“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同舟共济”。6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综述》,对我市有关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经过多年努力,芜湖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质量不断提高,党组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的引领作用有效发挥,为芜湖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加快建设人民城市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责任编辑: 付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