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安徽 >> 正文
精心谋篇布局 推深做实“问题帮办”工作制度
2022年02月23日 16:26:22 来源: 中共六安市委组织部 作者: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期间强调,要加强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党组织在服务企业决策、开拓市场、革新技术、提高效益等方面的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六安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工委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结合党建工作指导站实体化建设,以党建工作指导员作用发挥为重点,在霍山县先行试点探索建立“问题帮办”工作制度,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试点做法赢得了企业主欢迎,得到了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以及省委非公工委《关于开展党建工作指导员“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主题活动的通知》(皖组办字〔2021〕25号)精神,进一步将“问题帮办”工作在全市铺开,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形成制度抓细抓实,推动“双创两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切实让“问题帮办”工作制度成为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的“六安做法”。

  一、科学谋划,建立常态工作机制

  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工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常态摸排、常态组建、常态预警、常态帮办”长效机制的意见》(六组通〔2021〕15号),建立“问题帮办”常态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深入推进党建工作指导站实体化规范化建设,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方力量,切实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党建工作赋能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企业走访。以县区、园区为单位,由党委组织部门(非公工委)、园区党工委牵头,党建工作指导站(组)具体实施,集中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联系指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实地走访调研,重点了解收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困难诉求、党群组织建设情况和意见建议、职工群众工作生活情况和所期所盼。二是站组梳理分办。党建工作指导员每半月将走访收集的问题诉求提交所在指导站(组),能够通过自身或选派单位职能优势予以解决的,一并提交建议解决方案;指导站(组)每半月召集一次碰头会,对指导员提交的问题诉求及建议解决方案进行研究会商,推动指导站(组)内议事协调解决;对指导站(组)内已解决和无法解决的问题诉求,会后分别汇总形成问题诉求台账,及时报送县区党委组织部(非公工委)、园区党工委。三是清单管理跟办。县区党委组织部(非公工委)、园区党工委会同工委成员单位、相关涉企职能部门、“四送一服”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问题帮办”专题协调会,对指导站(组)报送的已解决问题诉求进行登记备案,对指导站(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诉求进行分类、拆解、交办,形成问题清单、对策清单、责任清单,明确解决问题诉求的责任单位、具体责任人、工作举措和完成时限,对需要多部门共同解决的,要明确牵头单位。对于交办的问题诉求,各责任单位要集中时间和精力,能马上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限期解决;短期内难以解决的,做好有关解释工作,并形成解决问题诉求的成果清单。对县区和园区层面无法协调解决的,由县区党委组织部(非公工委)、园区党工委逐级向上报告。四是持续跟踪问效。县区委非公工委办公室、园区非公企业综合党委要定期盘点问题诉求办理进展情况,实行挂图作战、事结销号,办结事项结果每周向相关指导站(组)反馈;县区党委组织部(非公工委)和园区党工委要在每月“问题帮办”专题协调会上,对前期问题诉求办理情况进行通报,对组织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督办催办;党建工作指导员要将问题诉求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并开展满意度调查,确保各项问题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二、掀起热潮,务求活动取得实效

  我们将“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主题活动作为非公领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具体实践,也将主题活动作为常态抓好“问题帮办”工作制度的有力抓手,真正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是深入企业解难题。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委非公工委牵头负责,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指导站(员)和党委非公工委成员单位作用,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按照“三访三察、三个一批”开展活动,有效对接“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切实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解决突出问题。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我们将“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作为非公领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具体实践,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按照“三察三访三个一批”开展活动,真正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让企业得到更多更直接的实惠。截止6月底,党建工作指导员共开展走访2600余次,访谈企业出资人、党群负责人、一线职工群众1.1万人次,收集大小问题共1313件,解决问题1022件,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创造直接或间接价值超过1亿元。二是冲锋陷阵战疫情。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党建工作指导站、指导员把疫情防控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战场,充分发挥了“红色引擎”的先锋作用。城区10个党建工作指导站通过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微信平台发布工作提示等方式,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做好政策宣传、志愿活动、联防联控等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引导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工作任务,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做好核酸检测、爱心服务等工作。主城区200余名专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3000余人投身疫情防控,参与志愿活动4500余人次,参与封闭点位值班200余次,服务社区居民人数3万人次,协助收集核酸检测标本15万余人等次。同时,深入开展党建工作指导员“问题帮办、助企发展”活动,收集问题建议400余条,协调解决问题363个,为企业健康平稳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党建指导员组织广大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以最有力的行动,筑起一道钢铁长城,凝成一股磅礴力量。三是强化宣传造氛围。把“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主题活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主阵地,也作为非公党建宣传的主阵地,及时发现和选树主题活动典型,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在多个媒体刊载涉及“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主题活动信息40余篇,充分展现了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的良好形象和工作成效,营造了高质量党建赋能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锐意创新,优化工作推进方式

  创新是“问题帮办”工作制度深入推进的加速器,各地加强研究探索,不断优化方式方法,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地见效。创新活动载体。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搭建合实情接地气的活动载体,有效将主题活动落到实处。金寨县开展“四访四询”活动,访企业出资人,询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困难诉求;访党组织负责人,询问组织建设情况和意见建议;访一线党员职工,询问组织生活、作用发挥情况和活动需求;访一线职工群众,询问职工群众工作生活情况和所期所盼。县非公党建工作指导站建立非公企业问题帮办摸底台账,对全县非公企业反馈问题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对接“四送一服”办公室,每月征集企业诉求和问题,确保问题有人管、有人问。舒城县从“钱”入手,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舒城县举办银企对接会,邀请了100余位当地优秀企业家参会,银企双向互动,一企一策提出融资解决方案,在政府、银行和当地企业之间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也进一步加强了非公党建工作与小微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叶集区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大走访活动,宣传《六安市叶集区工业企业招工稳岗扶持政策(试行)》等惠企政策,为企业答疑解惑,将党建难题与生产问题同步走访询问、同步摸排上报、同步纳入问题清单进行交办。创新服务体系。市委非公工委以“常态帮办”为抓手,指导各县区结合作实际,着力构建“问题收集、问题交办、问题解决、问题反馈”的工作闭环。金寨县制定“党建引领 暖心助企”21条,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实质作用,为企业健康发展筑基赋能、保驾护航。金安区、裕安区、市开发区在县区层面制定“问题帮办”实施方案,因地制宜为企业解决问题,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发展。霍山县积极开展智慧园区建设,打造智慧园区网上平台,把“问题帮办”嵌入智慧园区模块,党建指导员、企业只要通过手机APP就可随时反映问题、上传现场图片、得到即时答复等,把畅通网上帮办渠道,让网络多走路代替企业少走路、进一步打通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 项佳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