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委非公工委部署要求,今年以来,我市结合实际,迅速组织开展“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主题活动,通过建立“三化机制”,切实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四员作用”,促进党建工作指导员和驻企干部在沟通中建立共识,在服务中增强效果,紧抓问题帮办、不断推深做实“益企党建”,取得一定成效,有关做法被《安徽经济报》等6家省市媒体刊载。
一、推进“两个覆盖”,夯实基础助发展
聚焦党建引领,突出党组织作用发挥,通过深入推进“两个覆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市认真对照市委“千名干部驻企(项目)服务”工程重点企业名单,结合前期摸底排查“回头看”情况,确保实现重点企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领域中的“市级队”工业企业、科技成长型企业中的规上企业等以及新纳入非公党建信息管理平台的未组建党组织企业全覆盖,本年度新成立非公领域党组织125家,规上企业组织覆盖率达88.12%。动态调整优化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和联系企业名单,全市共调整替换党建指导员109名,根据省委非公工委前期调研反馈要求,每名市本级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原来基础上分别增加1个联系单位,进一步加大党建工作指导覆盖面,本年度考核全市共59名党建指导员获评优秀等次,评选市级党建指导示范站10家。联合工青妇组织深入开展“组建群团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活动,完成一定范围内“应建尽建”目标,全年新组建群团组织192家,推优入党168人,打造党群活动示范点27个,不断丰富党员职工活动载体,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二、建立“三化机制”,整合队伍强力量
落实市委“四千工程”要求,通过建立“三化机制”,促进党建工作指导员和驻企干部在沟通中建立共识,在工作推进中形成齐抓共助的工作格局。一是指导服务制度化,指导有方向。市委非公工委印发《关于建立“三化机制”发挥“四员作用”深入开展党建工作指导员“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主题活动的通知》,指导各区县制定具体活动实施方案,并建立完善企业问题收集办理机制,将党建工作指导员走访收集到的企业难题清单化,并以党建工作指导站(组)为单位建立台账。通过完善《派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评分细则》等制度机制,全方位加大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对党建工作指导员“到岗工作、履行职责、工作成效、工作实绩”进行细化要求,推动全市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发挥作用,提升全市非公党建工作水平。二是助企服务协同化,帮办有思路。各级区县委组织部、非公工委、园区党工委分级做好专题协调,探索工作融合机制,通过积极部署调度,对接“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和“千名干部驻企(项目)服务”工程,将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网”、“四送一服”干部“帮扶网”、千名驻企干部“服务网”进行“三网融合”,共编74个党建工作指导组,设45个指导站,42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联合“四送一部”干部和“驻企干部服务队”化身“红色益企小分队”深入企业,推动企业联访、工作联动、信息联网、问题联解。三是服务效能实绩化,助企亮成效。将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党建工作指导员年度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健全“基础+绩效”待遇保障,避免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情况,定期通报党建工作指导员走访企业和难题解决进度,发挥考核“指挥棒”的效果,促进各地党建工作指导员积极落实助企发展“亮成效、见实效”,全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三、发挥“四员作用”,聚焦重点强服务
聚焦民营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发挥“四员作用”,常态推进党建工作赋能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强化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作用发挥。一是着力当好联通各方的“联络员”。全员贯彻落实“三访三察、三个一批”要求,根据企业难题清单分类建立问题诉求台账,制发《走访记录本》,通过“一企一本”办法,及时填写走访情况、宣传惠企政策,与企业相关人员“掏掏心窝子、聊聊真心话”,结合驻企《企业诉求办理分类调度措施》同步进行,确保走访到企、记录在本、服务到位,通过“一岗受理、一体通办”试点服务模式,为企业开设“绿色窗口”。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走访非公企业3142家次,访谈出资人、支部书记、一线职工群众等8076人次。黟县党建指导站在认真学习《黟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等惠企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走访发放资料汇编,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读政策,会同驻企服务人员开展惠企政策宣讲,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及时兑现县级“四个千万”相关政策涉企奖补资金。二是着力当好传音连线的“信息员”。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个人和选派单位职能优势,建立“红领助企”等议事协调会商机制,每半个月召开党建工作指导员、驻企干部、非公企业碰头会,共同研讨企业难题和解决方案,将收集到的难题清单化,并以党建工作指导站(组)为单位建立台账,截至目前共收集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1373个,解决1258个,完结率91.6%。黄山耀利水上有限公司公司反应外地员工多,接种新冠疫苗需求量大,问题反馈到经开区后,经开区立即与疫情防控指挥部对接,并迅速对经开区企业接种疫苗情况进行摸底,目前已安排1400余人接种。三是着力当好查缺补漏的“服务员”。针对企业用工和人才紧缺问题,各党建工作指导站积极引领开展“春风行动”“黄山企业大学行”“走百镇联千村”“岗位直通车”等活动,将招聘会开在群众家门口,协助企业招聘员工2107人;针对企业缺乏红色引领问题,帮助企业谋划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红色歌曲”我来唱等活动52场,创新设置“车间党史课堂”、“一刻钟党史”随时学方式,激活企业员工红色细胞。徽州区党建指导站累计帮助企业对接11名博士专家柔性开展驻企服务,实施产学研项目30个,切实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四是着力当好推动发展的“参谋员”。针对企业技术瓶颈、理念不新、融资困难等问题,各地党建工作指导站牵头召开“红色智囊团”碰头会、“红领代办”协调会等62余次,通过政策辅导会、咨询会、答疑会等多种途径,采取“订单式”“点菜式”“定向型”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发展理念、经济形势和支持政策等内容的宣讲,确保把帮扶政策“讲清楚、送到位”,让企业听得懂、记得住,对得上、用得好。协助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举办项目申报、创新改革等各类宣讲204场,协助企业创建科创先锋团队、红领徽匠工作室、“五亮”先锋典型、金点子示范案例52个,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千方百计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共帮助企业融资、兑现政策扶持资、提供政银担贷款等约4亿元。歙县积极探索以党建指导员为主的“智囊团”创新拓展枇杷产业链延伸,融合其他农特产品,加以包装打响品牌,辅以“互联网+”引进直播团队,解决农户就业,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充实优化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加强指导督查力度,加大业务培训深度,完善认证管理体系,引导全市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企业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烦心事”“难心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双创两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常态化推进党建工作赋能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