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地方>>北京 >> 正文
【北京】叶青:企业若叶 健康长青
2018年06月22日 12:47:59 来源: 非公党建杂志 作者: 陈戈

  叶青:现任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北京市人大代表、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曾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统战系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民建中央“全国优秀会员”等荣誉称号。


  Q:本刊记者 陈戈 A: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青


  Q:您曾说:“叶氏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强的,但一定是最有特色的。”在您看来,叶氏企业集团的特色是如何体现在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中的?下一步企业发展以及党建工作重心又会放在哪里?

  A:在我看来,我们企业的最大特色就是:做健康企业。通过20多年的企业发展,我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就是要做健康企业。我对自己的企业有一个十分客观的评价:稳健。这二字虽短其意义却耐人寻味。做大做强是相对的,只有企业稳健发展是绝对的。以前有人问我说,叶青,你的企业为什么不上市。我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上市,我就想做一个扎扎实实、稳稳当当、健康的企业,不求做大做强,只求企业能够健康,做成百年老店。我们广大民营企业只有把自己的企业做健康了,有无数健康的中小企业作为基础,我们国家的经济就会有发展。

  我的企业规模不大,但综合素质较高,劳动关系和谐,经营状况良好,企业效益稳步发展。这完全得益于中国式管理创新——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刚柔并济、共生共荣。1992年我们成立了叶氏集团,1996年,集团党支部就宣告建立。二十多年来,我们党组织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方针,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本企业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成功之路。党组织始终“围绕企业发展开展党建工作”,把着力点放在支持和促进企业经营发展,培养和教育员工成长,寓党建工作于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为非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思想保障。通过思想建设,使广大员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本企业健康发展的信心,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了识大局、讲政治、负责任的思想氛围;通过组织建设保证了党组织的常建常新,培养了一批热爱祖国热爱岗位的优秀员工,为企业发展培养了骨干和人才。在党建引领下, 使我们企业得到了长足稳健发展。

  我们企业自2000年转变发展方式以来,一直从事以产业园建设和物业服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在中关村电子城西区投资兴建了望京地区最早的写字楼——叶青大厦。十余年来,便利的区位优势、专业的物业服务为生产和研发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型生产企业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成为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多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曾在我们大厦经营发展。我国领先的大数据科技公司东方国信,从初创时期进驻我们大厦,得到了飞速发展,不仅成功上市,并且在我们的协调和帮助下,在中关村电子城西区北扩地块兴建了自己的办公大楼。目前,华为旗下的移动通信技术公司鼎桥通信依然在我们大厦经营办公,也是在初创时期进驻大厦,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领跑者,稳居市场份额第一,是北京市朝阳区的纳税大户。我们企业在挑选客户的时候,一直青睐科技创新型企业,同时,我们在中关村电子城西区北扩地块兴建的叶青大厦三期科研办公大楼也与今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

  相信在北京市、朝阳区“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量”战略的推动下,我们企业继续全心全意为这些科技创新型初创企业提供服务,不仅仅局限在物业服务领域,还要通过基层党建工作,发挥我们党建引领发展的优势,搭建政策、文化、人才等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促进“两个健康”发展,继续为北京市、朝阳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Q:您自身是民建党成员,而并非中共党员,但是20多年来您一直都在坚持抓党建工作,这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A:大家经常问:叶青你为什么要搞党建呢?你们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搞党建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受益于这个体制,这个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就要维护好这个体制,让这个体制更加稳固。我是发自内心地想要维护好这个体制,发自内心地认为我们民营企业搞党建是义不容辞的。

  在中国搞企业,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共产党的领导。在非公企业中设立党的组织、抓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企业建立了党组织,一方面,可以直接听到党的声音和要求,得到党和政府对企业的引导和支持,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有利于企业领导层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发展和管理企业,有利于教育人、培养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员工与企业主之间的信任感,化解劳资矛盾,在企业内部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氛围;有利于凭借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企业稳定,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党建引领非公企业适应中国国情,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契合,实质是引领非公企业按规律办事和按规矩办事,使企业与国家发展目标相契合,这种契合度越高,企业发展的成功度就越高。


  Q:您常说,助推企业的抓手就是楼宇党建和统战工作。从最开始的党建为主、统战为辅,到如今的全方位、综合性、立体式楼宇党建统战工作,叶青大厦的党建和统战工作之所以能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它的秘诀是什么?

  A:我想秘诀就是,我们从来不是就党建而搞党建,而是始终将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于“育人”,通过育人,将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团结凝聚到党组织周围,促进他们的思想进步和政治成长,最终有利于执政党夯实执政基础。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智力密集、思想活跃,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推荐和安排,是增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首先加强党外人士发现工作,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把他们纳入工作视野。其次建立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联系。第三建立联络员制度,明确7名专职党务工作者具体负责党委与民主党派和群众组织的工作沟通、情况反映。第四建立“双推”工作机制,即推优入党和推优参政议政,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供机会,培养出一批先进人物。

  一方面,自觉“把最好的粮食交国库”,截至2016年底,共培养发展了90余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培养了3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另一方面,在各级党委统战部的关心支持下,培养推荐了全国、北京市、朝阳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7人,让商务楼宇里的社会精英走上更高更广的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


  Q:“有事找党委”已然成为了叶青大厦内企业与党委关系的一种常态,您是如何助推这种“常态”形成的?

  A:叶青大厦现有驻厦企业近百家,其中大部分为非公有制企业。回顾叶氏集团的成长历程,我深深地感到,成功的根本在于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党建创新引领企业健康发展,以党建创新探索社会治理体系科学化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正能量。而“有事找党委”正是非公企业党建创新的具体体现。

  叶青大厦成立党委是党建工作的新形式,许多工作手段和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创新。大厦党委从成立之初就做出了“有事找党委”的公开承诺,通过各种工作,以服务员工、服务群众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把关爱员工、服务员工、凝聚员工落到实处,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既是统战对象,又是统战工作者,为探索推动楼宇统战工作创新实践倾注了大量心血。我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北京市委、朝阳区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以叶青大厦商务楼宇党建工作为平台,积极探索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把一大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具体来说:一是尊重,就是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大厦党委,支持大厦党委按照党的章程和各项方针政策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二是保障,主要是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为党委开展党建统战工作提供全面保障。三是参与,就是积极参与大厦党委组织的各类统战活动,主动宣传贯彻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影响和带动大厦里的党外人士与我一起健康成长。


  Q:现阶段,城市党建是基层党建的重中之重,楼宇党建无疑是城市党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楼宇党建的“带头人”,您认为叶青大厦的党建工作法能为城市党建工作的推进提供什么能量?

  A: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强化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扩大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网际网路业等新兴领域党建覆盖,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城市基层党建一步步推向深入。

  在认真学习领会了赵乐际同志讲话的有关精神以后,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深入开展商务楼宇党建创新实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的工作目标。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要求,总结梳理叶青大厦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经验成果,促进提高商务楼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在朝阳区委组织部的领导下,我们联合北京市委党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团队,对叶青大厦商务楼宇党建工作标准化进行立项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梳理叶青大厦商务楼宇党建工作规律,总结经验,为朝阳区乃至北京市深化商务楼宇党建工作提供借鉴;进一步扩大叶青大厦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商务楼宇党建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品牌;推动叶青大厦商务楼宇党建工作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此次专题研究还将延伸探讨党领导下的商务楼宇社会治理问题和区域化党建问题;让更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支持、跟随党的事业和脚步;使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有利、有位、有为。相信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将为研究把握城市基层党建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基层党建体制机制,提高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 陈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