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参加党组织活动了,因为组织关系在村里,回去实在不方便。”“平时工作在外,累的时候能有个临时歇歇脚的地方是最幸福的事,但怕影响店家做生意也不好过多停留。”这是一次网约配送员群体座谈会上许多“小哥”的心声。
自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以来,钦州市通过多部门联动、打通硬关节、破除组建障碍,积极实施“红领·成长”工程,以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为牵引,聚焦服务中心大局,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小哥”的“烦心事”转化为“暖心事”。
建组织
给党员骑手“安家”
“我们作为配送行业,工作性质经常不分昼夜,对于我们流动党员来说,开展党组织活动和学习成为一种奢望,现在钦州美团外卖流动党员支部的成立,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让我们骑手党员更有归属感。”钦州美团外卖流动党员支部书记李国辉在钦州美团外卖流动党员支部揭牌仪式上表示。
在流动党员支部成立前,市市场监管部门多次与外卖配送平台出资人、负责人联系沟通,通过上门宣讲,举办出资人负责人培训班、开展专题讲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等形式,用心用情及时解决平台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对党建工作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推动钦州市新成立美团外卖流动党支部3个,标志着全市1200多名外卖骑手从此有了自己的党组织,带给骑手‘家’的归属感,越来越多的骑手渴望着为‘家’添砖加瓦,积极响应投入到文明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中,当好党和政府政策的宣传员、社会文明新风的传递者,流动的“新锋”变成流动的旗帜。
外卖骑手在“小哥食堂”用餐
设驿站
为流动骑手“筑家”
“这个服务站功能很齐全,渴了有水喝,热了可以吹空调,还能享受秒换电动车共享电瓶服务,不耽误工作。”钦州美团平台一线骑手、党员小杨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在一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调研中,调研组经过一段商圈楼道时,发现很多骑手席地而坐休息,而楼道宽阔,完全可以为骑手提供便利。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联合打造“红色驿站”,整合资源,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工会之家、党建工作指导站、大型商圈、街坊公舍、网格小区党支部等阵地,为骑手提供学习、休息、饮水、上网、充电、进楼道等服务,目前已建成145个“红色驿站”。让流动骑手有专属的歇脚地,把“家”建设得更好,是钦州市坚持“组织共建、阵地共享、资源共融”机制,以精准化的“暖”“新”“小”服务,夯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激发他们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价值感。
钦州市“小哥法援站”普法宣传培训活动现场
创站点
让配送骑手“回家”
“我们整日穿梭于大街小巷,只想准时送达群众的每一份‘需求’,但却常常没时间吃饭、没固定地方吃饭,也会遇到维权问题常常难以维护自身权益。”一名骑手在座谈会上反映。
为了解决骑手的烦恼,钦州市把服务资源向新就业群体聚焦,紧贴实际需求,汇聚市场监管力量和各方社会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构建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服务阵地。在建设“红色驿站”的同时,创新“小哥”系列,做优“新”服务,创建一批党建服务阵地,提供休闲桌椅、充电设备、无线网络、饮水机及应急工具、药包等设备,让新就业群体累了能歇脚、吃饭有折扣、维修有保障、“头等大事”能解决,闲时能充电、心烦能倾诉,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案件办理费用优惠服务。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小哥食堂”38家,“红色维修小店”21家,“小哥理发店”15家,“小哥法援站”1家,服务新就业群体8万余人次,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针对新就业群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通过“党旗领航·政银合作”,设立“主题银行”4家,实现县、区全覆盖,推出符合新就业群体需求的小额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并将登记注册服务延伸至农信联社的服务网点,实现注册登记、年报、政策咨询、银行结算账户、融资等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市共发放贷款338笔,贷款金额1.29亿元。“这里有家的温情!有人惦记,有人帮助解决困难,真好!”钦州市美团骑手陈先阳由衷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