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众熙公益协会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推进“党建1+4”工作模式,即以协会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推进“党建+人才培养”“党建+项目研发”“党建+队伍孵化”“党建+服务社会”工作模式,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强劲动能。
一、“党建+人才培养”,激发人才战斗力
强化党建引领,以“三个阵地”为载体,抓实人才培养,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党支部阵地为第一党建阵地,加强思想建设。坚持多种形式开展党员活动,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把坚定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三会一课”等各类活动始终,不断为党支部注入新思想、新动力,全面提升新时代党支部服务水平。以众熙青年之家、人才驿站为第二党建阵地,寻找目标方向。通过开展红色电影展映、党员沙龙、马克思图书角自主学习等活动凝聚党员向心力,通过交流分享,让主流意识形态入脑入心。以流动青年之家为第三党建阵地,总结实践经验。在需要志愿者的地方设立流动青年之家,拓宽党员活动空间,让党员志愿者往出走、往实干,把志愿服务旗帜插遍社会各个角落。
二、“党建+项目研发”,发挥项目软实力
深入研发服务项目,以实施“爱心艺术课程、爱心公益助学、爱心卫生教育”三大行动为抓手,确保服务内容丰富有实效。一是引深“大山里的艺术创想”公益项目。将音乐、美术、语言表演、手工等艺术课程送到大山深处,为山村教学点的孩子们带去爱心课程,激发大山里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截至目前,该项目共计开展课程31次,服务1223人次,共计287名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学校的一致好评。二是持续公益助学项目。发起月捐形式的“助学筑梦”公益助学项目,由党员志愿者带头主动募集助学资金,以3000元/人/年的标准资助,帮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回馈社会。截至目前,众熙公益共捐助4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13200元,有效传播了社会正能量。三是实施“儿童清洁箱”项目。通过青年之家平台联系驻地企业党支部、团支部,为困难学生募集清洁箱,教育培养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提高疾病预防能力。
三、“党建+队伍孵化”,扩大服务覆盖面
积极探索建立协会志愿服务队伍孵化机制,通过“孵化”的形式和规范的运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已培育孵化讲师服务、扶贫助农、尊老敬老、助学助困、五防教育等五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并由党员担任队长,将党建工作贯穿队伍建设始终,促进“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双促进”“双提升”。通过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服务队在开展志愿服务中组织力和凝聚力显著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显著增强,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需急盼的难点,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特别是扶贫助农项目运作期间,累计帮助贫困学生家庭销售小米14300斤,受益农户23户、村民70余人。
四、“党建+服务社会”,彰显协会使命感
协会党支部主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担起社会组织应有的职责,着力化解各项社会急难险重问题。一是助力抗疫显担当。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党支部第一时间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转发科学防疫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科学对待疫情,并深入太原市地矿社区、古交市青年路社区、迎宾社区、西曲社区、古交火车站、原相村、娄烦县静游镇马新村等地开展防疫物资配送志愿服务工作,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二是助力复产添力量。充分发挥公益组织优势,通过兄弟公益组织——中国扶贫基金会,公益合作伙伴——上海康研科教设备制造厂等多方渠道联系采购防疫口罩13100余个,为解决防疫物资紧缺的问题贡献了积极力量。三是助力学子促成长。开展“‘救’在一起”系列活动和“五防教育”课程,举办讲座培训百余场,受益人数达五千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