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君,您好!我是浙江省永康市龙山镇的一名乡镇干部,这两天我刚收到第七期杂志,看了这一期的专题策划《凝聚“流动”的力量》,我深有感触。流动党员管理难题一直是困扰着各级党组织,尤其是两新党组织的“沉疴痼疾”,但是越难做,越要去做。今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其中特别强调了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从乡镇层面,我们也在积极探索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的新路径和好做法。
龙山镇是一个省级中心镇,非公经济较为发达,同时党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这几年,为了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我们通过完善“信息库”、架起“连心桥”、搭建“大舞台”,激励广大流动党员主动有为“亮身份”、争当表率“不隐形”。
首先,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做到心中有数、管理规范。这一点可以说是强化流动党员管理的基础“标配”。我们注重对党员信息的跟踪排摸和动态管理,第一时间掌握党员流入、流出的情况,全面掌握流出党员和流入党员的基本信息,建立内容详实的“电子台账”。我们在镇行政服务中心和浙商回归园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流动党员服务岗,主动为符合条件的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同时,我们还主动加强与流入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强化“双向管理”的工作协同,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家”。
其次,架起学习教育“连心桥”,做到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流动党员之所以“不好管”就是在于长期的流动过程让他们的党性被削弱了,所以强化党性教育、增强党员的身份认同和责任意识是将流动党员管理做到位的核心。我们注重利用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开展理论学习、党性教育,通过搭建“龙山流动党员e平台”,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每月主题党日学习重点等内容进行推送,实现党课实时学习、党建事项网上办理等。我们还建立了春节、中秋等重点返乡时段“补课”机制,集中开展党课活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搭建作用发挥“大舞台”,做到激励引导、主动参与。流动党员的去向掌握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增强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此,我们开设了招商引资绿色通道,出台服务代办系列举措,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抱负的流动党员“反哺”家乡。积极组织流动党员参与“我为龙山发展献一计”活动,广泛收集流动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对重点流动党员进行“家访”,深入细致了解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浙江省永康市龙山镇党委副书记 胡乾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