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更懂年轻人!”
这是杭州亚运会期间的一句流行语。
从火炬传递由一城到全省开始,10余天时间里,“最美跑腿小哥”彭清林等年轻的新就业群体一直出现在各地的火炬传递队伍里。
传递,本身就是“小哥”每天的工作。
“快递小哥”李庆恒说,传递火炬跟传递包裹一样,每一步都很自豪。无论什么岗位,只要认真工作最终都会获得社会的认可。一线的快递员也可以和奥运冠军们站在同样的舞台上,用自己的言行替杭州向世界展现这座城市的文明与活力。2020年5月,李庆恒凭着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业务能力,获评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并获得100万元购房补贴。
时针回拨到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中,“小哥”代表第一次参加国家盛会。4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先进“小哥”,他们有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有助人为乐的先锋榜样、有舍己救人的英雄楷模,他们的感人事迹也让“小哥”从最熟悉的陌生人成为了最可爱的身边人。
近年来,新技术的快速演进,推动了就业形态的快速变革。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超过2亿人,其中大约8000万到1亿人是依托互联网的新就业形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突出特征是生产关系新、劳动方式新、党建模式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这是党中央针对党的建设的新领域、新阵地、新课题提出的新要求,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社会治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是改革创新党建理念的生动实践。与时代同频、与发展共振,是党在百年实践中推进党的建设不断焕发生机活力的基因密码,与时俱进始终伴随党的建设发展的全过程。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在迅速崛起的新业态中逐渐延伸,在不断壮大的新就业群体中发挥作用,使党的建设在急剧变化的网络时代和日趋深化的实践发展中不留“盲区”、消除“空白”,为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理念作出了新的时代诠释。
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是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破题之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数量庞大、就业灵活,党员数量少、队伍不稳定性比传统行业大,流动党员管理这一基层党建“老大难”问题表现突出。抓好新就业群体党建,是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问题、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更深层次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是新兴领域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新职业的诞生与发展,源起于社会发展与技术创新。新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存在劳动关系不规范、行业标准缺乏等问题。强化新就业群体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不偏离正确成长轨道,也是新兴领域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走出激烈的竞技场,放下出圈的音乐秀,后亚运时代,更多自信的新就业群体正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