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天寒,但穿梭于城市中的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身上,裹满了暖意。伴随着各地关心关爱政策措施的密集出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迈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更高阶段。
近年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兴起,催生了一大批灵活多元的新就业形态。“网上注册、平台派单、线下干活”的新就业群体,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治理变革的新挑战。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这一要求,为新时代该领域党建工作指明了着力重点和发力方向。
新就业群体中多为适应互联网的年轻人,他们工作形态多变、时间空间不固定,更新迭代快、身份认同感弱。与此同时,快递小哥等新就业人群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小区楼栋,和千家万户打交道,是居民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如何激活新兴领域中的“党建力量”,实现“数据人”到“社会人”的回归,为新兴业态厚植发展土壤、释放更大潜力的同时,借力延伸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触角,成了摆在该领域党建工作面前的新课题。
针对此,各地结合产业特色的有效探索已经开始。以快递物流行业为例,杭州、广州、成都、武汉等地相继出台快递物流业党建工作指导意见,建立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各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抓住新业态企业组织形态、产业链条、发展趋势、用工模式等特点,掌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新”与“变”,按照行业分类建起组织、依托数智手段打通信息交流渠道、落实人才激励给予社会认可、搭建覆盖全城的暖心驿站充实保障服务……将“定位特色化”“服务精准化”贯穿到底。
和以往相比,目前各地开展的一系列探索,除了加强权益保障,更具温度和人文关怀,呵护之外还多了一层尊重。
走访中,有品牌快递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直言,这两年上级党组织和社会向新就业群体给予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心头很暖,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感更强。
浪潮再来,新角色凿开出口。壮大新业态成为凝聚新动能、引领新发展的重要一环。以党建赋能新经济,有的放矢地探索出适应区域经济增长、企业蓬勃发展、人才不断成长的新路径,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地方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