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基层 >> 正文
永康市:积极打造“创二代”企业家培养链 着力保障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2018年08月31日 12:57:38 来源: 作者: 永康市委组织部

  金华永康市作为全国著名的“百工之乡”和“五金之都”,私营企业创业创新氛围浓厚,全市在册私营企业6931家,规上工业企业601家,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5%以上。近年来,以50后、60后为主的第一代企业家正逐步淡出,六成以上的“创二代”正在或将要接过“接力棒”。近年来永康市积极探索“创二代”企业家培养机制建设,锻造优秀年轻企业家队伍,培养“创二代”企业家的“红色基因”,增强政治认同,促进民营企业代际传承和转型升级,为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坚强保障。
  一、抓住思想引领核心,开展红色接力工程。针对少数“创二代”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不想坚守实业的情况,该市围绕“传承创新、奋斗执着、诚信奉献”等“创二代”企业家核心,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神融入“创二代”企业家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创二代”企业家群体资料库,分类遴选50名领军型、200名骨干型“创二代”企业家,并由市级层面进行重点培养,其余“创二代”人员由各乡镇组织培训。如组织部、团市委联合开办“永康青年说”,组织青年创业者畅谈永康企业家精神。强化“创二代”企业家红色教育,在各类培训中开设“红色课堂”,通过老党员言传身教讲党课、参观烈士陵园、重走红军路等形式,提高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每年挑选5-10名“创二代”企业家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现已有8人入党。发挥“红色导师联盟”传帮带作用,11名“红色导师”通过导师讲坛、导师巡诊、党建论坛带等举措,增强两新党组织中“创二代”企业家政治认同。如“红色导师”李钧通过对所在企业安胜科技“创二代”的传教帮带,逐步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全市32个有“创二代”的社会组织已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二、挖掘工匠精神内涵,实施匠心传承计划。针对部分“创二代”理念与父辈不同、创业创新过程中承受较大压力而不愿接手父辈产业的实际,该市坚持“和而不同“原则,主动介入协调,充分发挥老一辈企业家实践优势和“创二代”理论优势,推动企业创新与发展并行不悖。成立“匠心传承导师团”,聘请12名创业成功的本土老一辈企业家担任导师,聘期2年,面对面授课,手把手传承,为“创二代”企业家讲法规、说政策、传经验。开展“1+X收徒”活动,由1名匠心导师交叉接5名“创二代”企业掌门人为徒,结对帮扶,言传身教,提升“创二代”经营管理、防御风险等各项能力素质。定期评选“永康工匠”,集体表彰“匠型企业”、“永康匠人”和“匠人新秀”,并开展“永康工匠”精神巡回宣讲,编写《永康工匠风采录》,引导“创二代”企业家传承和发扬老一辈企业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专研、特别能创新的品格精神。
  三、聚焦企业健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及时制定出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文件,从优化政务服务水平、畅通政商沟通机制、规范政商交往行为等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化圈解链、化旧控新、逃债必究”的不良贷款防控体制机制等一批惠及“创二代”企业健康发展的具体举措,深化市四套班子领导、各镇(街道、区)负责人和涉企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一对一”联系重点“创二代”企业家和“创二代”企业,依托“8890”便民服务热线、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进一步畅通涉企部门与“创二代”企业家沟通联络渠道。开展“最多跑一次”助跑行动,组建“助跑团”,实施“上门代办”“联动代办”等做法,实现“红色窗口”进企业、进车间。如推进投资项目综合窗口服务前移,并由代办中心与业主单位全程跟进,助力企业投资项目尽早落地。连续4年选聘50多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涉企经济部门挂职,其中80后“创二代”占比达65%,着力为“创二代”企业发展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赢得对党委政府的认同感。
  四、着眼企业转型升级,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针对一些“创二代”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和县级市资源条件不足的问题,该市积极创造有利于“创二代”成长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促使“创二代”磨练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和市场嗅觉敏锐性。启动“走出去”战略,组织“创二代”企业家实地考察福易特公司、青岛海尔、海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感受品牌、质量、科技等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效应。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的教育经费,依托各级党校、搞笑和培训机构,对“创二代”企业家实行量身定制的“菜单式”培训。目前,已先后培训400多名“创二代”企业家。组建“创二代”企业家联谊会、政银企座谈会,整合组织、团、妇、科协、总部中心党建综合体等多方资源,定期开展创业沙龙、读书会、“创二代”主题论坛,推进团结协作。如总部中心至今已开展总部论坛24次,吸引了700多人次“创二代”企业家参与。
  五、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塑造良好社会形象。针对个别“创二代”存在享乐主义问题而导致社会影响不好的情况,该市着眼于树立企业家良好社会形象,强化“创二代”群体自身建设,大力加强舆论引导,着力改变大众对“创二代”的错误认识标签。开展“懂得感恩、回报社会”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创二代”参与各类慈善公益事业活动,在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塑造良好形象,仅去年捐赠助学公益资金近千万元。多渠道提高优秀“创二代”的政治地位,在“两代表一委员”等政治安排,商会、青联、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职务安排,各类先进评比、资格认定等荣誉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强化新闻媒体宣传,在“两新党建好故事”专刊优先宣传“创二代”企业家的优秀典型事迹,定期开展“优秀创二代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为“创二代”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朱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