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专题 >> 正文
脱贫攻坚有担当
2020年06月09日 10:47:19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 记者 汤馨怡 项佳妮

  ——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贫困地区实质作用发挥微调研

  背景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是我们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2015年10月,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发起了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该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力争用3到5年时间,动员全国1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1万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打好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截至 2019 年12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共有9.99万家,精准帮扶 11.66万个村庄(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6.56万个);产业投入 819.57亿元,公益投入149.22亿元,安置就业73.66万人,技能培训111.33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434.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民企参与精准扶贫现状

  在决胜小康的关键之年,企业的帮扶情况和效果如何,有何问题和难点,非公君于4月至5月,在全国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两新工委的帮助下,对民营企业和被帮扶的贫困地区分别发放问卷调查,截至5月6日,共回收有效问卷2118份。


  企业类型规模丰富,党组织能动性显著

  问卷反馈显示,参与精准扶贫的企业类型涉及工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较多,金融贸易、医药、互联网等领域也均有涉及,值得一提的是,从企业规模来看,参与帮扶的小微企业超过半数,占52.03%,与中大规模企业(规上企业、大型企业、特大型企业)平分秋色。在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大企业往往发挥着领头雁作用,而小微企业的中坚力量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集成效应,他们的努力能否被看到,他们的声音能否被听到,对助力贫困地区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意义不容小觑。

  两类问卷都显示,除了通过政府部门对接这一主流途径外,企业党组织与地方党组织间的结对联建交流,是民企与贫困地区确定帮扶意向的重要平台。这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质性作用发挥的体现,它们引领企业贯彻国家大政方针,引导企业发挥社会责任,体现了企业党组织的能动性与组织力。


  扶贫结对长期稳定,脱贫成效明显

  从问卷的情况看,目前企业结对贫困地区,绝大多数为长期固定,仅2.85%的结对关系由于种种原由出现中途终止的情况。

  大多数地区由1~2个民营企业对其进行帮扶,企业通常结对3个以内的贫困地区。但也存在部分企业(132个)结对超过5个地区的,这类结对关系中,近65%为中大规模企业(规上企业、大型企业、特大型企业),自身实力不凡。但小微企业在其中占比35%有点出人意料,部分企业反映,过多的结对地区对企业自身造成不小的压力,而超量的结对容易分散精力,扶贫效果上也会有折扣。

  来自被帮扶地区的问卷反馈显示村企互动良好,只有极少数企业从不到当地走访、了解实际情况。96%的贫困地区认为帮扶有效,94%的贫困地区认为企业的帮扶措施符合村的实际情况——目前,在1207个贫困地区的反馈中,已有92.63%的地区实现脱贫,911家企业中有670家有长期固定的结对地区,其中实现脱贫的已逾八成,并且83.69%的地区实现脱贫的时间在5年以内,时间点正好契合2015年“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提出。



  “输血+造血”,全方位提升“内生力”

  问卷反馈显示,这一轮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方式普遍突破了简单的捐钱捐物形式,更倾向于与企业本身的战略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投资,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提升企业自身价值紧密结合。

  精准扶贫体现“精准”,问卷数据显示,除了传统的资金帮扶,劳务雇用和产业扶持是企业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帮扶的两种最重要的形式,同时辅以技能培训、技术支持及基建强化等。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在帮扶前后产生了明显变化,由传统种养殖向经济作物种植转变,同时从事旅游业、商贸业的人数也有所增加。

  通过产业,打造贫困地区赖以脱贫的主体项目,解决当地贫困人口的劳动力问题,同时培育当地村民技能,提升就业能力,通过技术支持和强化基建,提升当地硬件实力,从而在整体上激活贫困村自身造血功能,强化抗风险能力,防止返贫。

  “双赢”成常态,效益更持久

  问卷反馈还显示,虽然企业与贫困地区的“联姻”多出于党委政府的牵头。但几年互动下来也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意外之喜,因为在结对帮扶过程中,超过半数的企业,其帮扶产业与企业本业是相关的。并且,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认为,帮扶贫困地区对企业自身业务有积极促进作用。

  事实上在日常采访中,也有不少企业反映通过村企结对扶贫的一些项目目前已经实现盈利或是预期良好,村企“双赢”,提升了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有利于贫困地区脱贫后的长线发展,同时也使民企自身有更好的成长。

  存在的问题

  协调沟通不足,政策把握欠准

  目前,国家的脱贫攻坚实践尚处在政府倡导、企业探索的阶段,属于第三方力量的民营企业在与政府部门的衔接、沟通和协调方面仍存在诸多盲点,加之信息平台建设的相对滞后、帮扶对象信息透明度不足,同时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工作中出现了投入大、推进难的问题,使得民营企业在扶贫开发中缺乏创造性、可持续性与积极主动性。

  参与扶贫伊始,193个企业在反馈中提到的“对政府政策等把握不准,政企沟通不足”是企业帮扶过程中的难点,此外,也有不少企业反映“企业毕竟资源有限,仍需政府多提供一些政策帮助”“产业政策变化太快,企业投资风险增大”“村/社区诉求与企业所能提供的帮扶有差距”等。

  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依然匮乏

  扶贫对象普遍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缺乏自主性。从相关数据与以往报道的分析可知,虽然大部分贫困户在基本生活水平上,已逐渐脱离国家贫困线,但仍有不少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难以实现真正的造血式扶贫和持续性脱贫。

  本次问卷反馈也显示,“民众文化水平较低,发展困难”是企业进行帮扶时的一大难题,具体表现为“村民发展意识薄弱”“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逼逼动动,村民自主性不强”“贫困群众文化水平低,难以掌握技术”等。

  基础薄弱,产业抗风险能力低

  虽然贫困地区在被帮扶后,产业结构发生巨大转变,但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地发展的持续性动力,仍亟待完善。由于贫困地区原本产业基础薄弱,环境及基础设施条件均较差,再加上受市场、资金、人才的多重制约,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产业链,产业抗风险能力低。一些脱贫产业可能存在前期风险预估不足,一旦遇到市场风险,最终会影响当地群众的脱贫步伐,同时也加大了贫困地区脱贫后返贫的风险。今年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作物销路受阻,加之疫情对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生存造成不小冲击,因此后续的结对帮扶也可能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 汤馨怡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