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物 >> 正文
第一访谈: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
2019年09月25日 09:51:44 来源: 作者: 本刊记者 王晓宇

  姚岳良

  鸿翔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浙江省政协委员,嘉兴市工商联副主席。曾获浙江省“千名好支书”、浙江省劳动模范、杰出浙商奖、浙江省杰出民营企业家等荣誉。


  Q:本刊记者 王晓宇 A:鸿翔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姚岳良

  Q:您本人一直担任集团董事长,又是集团党委书记,您如何理解这两个角色间的关系?

  A:党建是鸿翔集团发展壮大的旗帜和灵魂。去年鸿翔集团成立20周年,我们对这20年走过的道路作了一个回顾总结,其中一条根本经验就是——我们集团发展规划与党建规划向来是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同频共振。我们的党组织架构有效地融入了集团生产经营。我担任党委书记,党委配备了专职副书记,还设置了党群办公室具体落实党务和群团工作的组织协调,我们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四大板块经营负责人交叉任职。这些设置都确保了党的大政方针能及时传达到党员职工中,也保证了集团党委的领导能体现在各个决策和执行层面。所以,在我看来,担任好集团党委书记和董事长这两个角色,是不会有冲突的。

  Q:鸿翔控股集团去年总销售178亿元,今年可望突破总销售200亿元,从鸿翔取得的成绩看,您是位商战大家,而您去年还获评了“浙江省千名好支书”,当“好支书”和运筹帷幄一个企业的发展有何相通之处?

  A:获评“浙江省千名好支书”是党委政府和上级党组织对我的认可,我很珍惜这项荣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作为鸿翔集团的领头人,集团党委一班人的班长,我始终认为,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引领。有的甚至是很具体的体现,比如,党的建设,首先要在思想上建党,“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而企业的发展,思想文化上的精神指引同样也是灵魂;我们党内说党管干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来自党员干部、骨干人才;企业要讲究和谐劳动关系,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就是凝聚人心。我把对党的历史、思想、制度、组织力的领悟,融入到企业发展的道路规划中,虚功实做,把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把党建的成果转化为有效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鸿翔这几年在结构设计上注重向环保领域、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延伸,这些都来自于对党中央精神和国家政策的领会,这些我都认为是我这个带队班长的责任所在。我记得《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曾经做过一个民营企业500强的党建调查,我们看到,在实践中,那些重视和支持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搞得红红火火的企业,生产经营绩效往往会更出色。再举一个我们鸿翔自己的例子。2017年底,我们新一届集团党委提出了“融合互赢组织力提升工程”这一鸿翔党建新三年规划,打造“核心竞争力、管理力、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担当力”这六个力,做好鸿翔党建驱动集团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上个月“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公布,我们鸿翔也位列其中,我想这都是与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和发展相融相生分不开的。

  Q:鸿翔党组织这几年推进“项目党建”这一工作载体很有热情,也成果显著,是否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抓生产促发展的工具?

  A:我们目前13个支部都在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色,如火如荼地创建各自的党建品牌,把党建工作与日常经营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实践我们的“融合互赢组织力提升工程”。各个支部的积极性,不仅仅是对集团党委重视这项工作的回应,对我经常耳提面命党建引领企业发展认识的回应,更是每个支部书记、每位党员对党支部、党员身份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要求。就拿红色工地创建来说,2016年,面对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我们在嘉兴市建设领域里第一个建立了工地临时党支部,党建工作下沉到项目施工一线,引领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标化等。这一项目最后成为“全国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充分体现了工地党建工作的实际作用。这两年,我们稳步推进工地党建,市场开拓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工地设立到哪里,党旗就插到哪里。“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是我们鸿翔建筑铁军的响亮品牌。最近,浙江省建设厅召开全省“红色工地”建设推进工作会,我们被授予“红色工地”建设先进企业,全省只有10家企业获得这项荣誉,对我们也是极大的鼓励。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把党组织的活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以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带动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的鸿翔员工队伍,逐步形成了充满正能量的企业文化,真正将党建工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生产力,可以说,这几年,“红色工地”的创建确实已经成为鸿翔稳步立足建筑市场的一大法宝。

  Q:我看了有关您的介绍。您1978年高中毕业,人生的精彩历程正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伴而行。您能说出您的一个人生故事,融合了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梦想成真的时刻吗?

  A:两件事,我印象深刻。一是2008年,我担任了奥运火炬手。那时鸿翔改制正好过了10个年头,一切都走上康庄大道,由于鸿翔当时发展迅速,我们也是积极服务地方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鸿翔成为浙江省最早进入体育产业的民营企业。而我自己恰恰也是个体育爱好者,争取到奥运火炬手这个荣誉是我这一生难忘的经历,当时举国为奥运欢呼的情景至今犹如在眼前。我想应该算是我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梦想成真的时刻了吧。还有就是最近,鸿翔集团双喜临门,荣获了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和浙江省民营企业100强。这两年,内外环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企业发展都有些影响,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国家还是稳步向前,鸿翔也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这对我来说都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Q: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曾说道:“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这是评价也是寄望,您能介绍下您带领鸿翔做了些什么,打算怎样做得更好?

  A:我们鸿翔从小到大的一步步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创立至今,风雨20多年,我始终坚信,公司“靠党起步,靠党发展,靠党壮大”这一朴素道理。站在新时代,我想重要的是要带领鸿翔团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企业要发展好、发展快,核心在创新,关键是人才,我作为党委书记、董事长,要写好鸿翔的创新人才培育文章,把集团打造成“红船起航地”的集四大产业、党建强、人才强、发展强的综合性现代企业。


他们说:

  鸿翔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明华:姚书记很果敢,从他开始创业到鸿翔走到现在这个境界,和他在每次抉择关头的决断是分不开的。如果他当年不是敢于担责,他不会成为二建的带头人,如果他当年不是敢于闯市场,就没有鸿翔的诞生,如果他一直留恋房地产业的舒适区,那鸿翔不会有体育、文化、环保产业、建筑工业化PC 项目的锦上添花。在我看来,姚书记善于用“望远镜”观察判断未来的产业趋势。他对新鲜事物和新兴产业有独到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善于把握趋势,顺势而为。

  鸿翔控股集团党群办主任常亚娟:姚书记作为我们党委班子的带头人,就算再忙,遇到党的大会要事,他都会召集我们学习讨论,平时他自己参加省市重要会议或者交流活动,也会及时把重要的信息转达给大家。鸿翔现在把党群办、党委工作者配置很完备,形成了以党建促群建,凝心聚力谋发展的鸿翔模式。

  

记者手记:

  善作善成的“掌门人”

  2000年10月31日的《浙江日报》,用半版的篇幅刊登了一篇人物通讯稿件——《一个农民的乒乓情结》。文章的主人公就是姚岳良。

  18年后,姚岳良的乒乓情结没有变。在带领我们参观鸿翔集团的发展陈列室时,他津津乐道于自己在乒乓活动领域的角色更甚其他展陈的历史。但是他的身份确是变化了,他不再是“农民”,而是一家民营企业500强集团的掌门人,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一肩挑。

  姚岳良很善作。

  1978年,高中毕业,他不想回家务农,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取了唯一一个进入县建筑设计公司的名额。

  他说“建筑公司总经理的位置是我争取来的”——1995年姚岳良毛遂自荐成为海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老总,前提是他当着所有上级领导、职工的面承诺,把公司做到海宁第一。

  1997年,随着中国第二波的改制潮来临,二建成为民营企业,已经带领二建闯出一条道的姚岳良再次作了选择,改变体制内身份,成为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并正式打出“鸿翔建设”这个品牌。

  2005年,鸿翔在海宁第一家拿到建筑一级资质,2007年第一家拿到房地产开发资质。房地产在此后的十年里如日中天,成为中国最聚敛财富的行业,在姚岳良的眼里,“国家大建设大发展的最好年代给了以建筑为主业的鸿翔最好的壮大机会”。

  但姚岳良又“作”了。2015年,鸿翔环境产业研发中心成立,投入500万元研发经费,先后从德国、美国引进建筑垃圾处理工艺,同时,研发中心积极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这些研究成果正在产业化,鸿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对拆迁垃圾、装修垃圾、建筑渣土等资源化利用率可达95%,产品包括海绵城市透水砖、生态航道砌块等9个品种,很快,企业的生产线每年可“吃掉”200万方建筑废弃物,生产销售260万方生态环保砌块。这部分的收益对鸿翔来说是蝇头小利,但姚岳良很看重,因为“环保循环产业是蓝海,契合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姚岳良强调:“领会党中央的精神和把握国家政策的导向是我这个党委书记的责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展更稳更好。”

  把握了国家政策导向的鸿翔集团在成长的道路上多次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姚岳良对党的政策的无比信任与他踏上社会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息息相关。他常说,个人的40年,鸿翔的20年,能有这么多成绩就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

  所以,鸿翔是海宁市最早成立党委的民营企业之一,尽管2004年,鸿翔是同期成立党委的四家民营企业中的“小个子”,另外三家在本世纪初在海宁就已经如日中天。“有的人觉得我们企业还小,不够格成立党委。”姚岳良很坚决,“我们要长大,就一定缺不了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

  信之笃,执之坚。作为董事长的姚岳良和作为党委书记的姚岳良在已经走过的道路上一直保持着善作善成的姿态,成功的秘密不外乎如此吧。

责任编辑: 朱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