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物 >> 正文
一片红心在“玉壶”
2022年10月09日 18:39:39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第9期 作者: 徐曼丽

  “小店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便民生活离不开万千小店。1985年出生的林娟在浙江温州文成县玉壶镇经营副食品店,从小店老板娘到“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林娟用平凡而不平庸,诠释了在全国各地的亿万中小商家群体,如繁星闪光般丰富城市生活“烟火气”的活力和韧劲。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许多人担心疫情一时难以控制生活回不到正轨,林娟却信心百倍,她被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感动,和丈夫一起发起了“深夜食堂”行动,一碗小粥、一份糕点,传递温暖,叩响希望。“天气这么冷,还连日下雨,我们宅在家里都觉得手脚冰冷,抗疫一线人员却要日夜挨冻,做一些热乎的夜宵给他们,也为抗疫尽了一份力。”林娟的想法朴实又高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林娟夫妇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了他们的“深夜食堂”。每天晚饭后,志愿者们就开始有条不紊地烧制夜宵。晚上6点到9点,他们把煮好的食物分装在一个个餐盒里,一批批地送到卡口值班人员手中,确保每一位“疫线战士”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夜宵,暖胃又暖心,为战胜疫情注入不竭动力。

  从“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到“一群人带动一座城”,一路走来,充满正能量的林娟自始至终用心走好每一步,在努力中成长,在坚持中蜕变。

  从2014年开始经营涵涵副食品店,林娟就意识到开小店不仅是谋生的方式,而是贩卖美好和梦想。这些年,每次进货,她必定亲自检查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是否符合标准,她深知开好一家店,质量和服务是根本,以诚信为本,依法经营,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合格商品是底线也是红线。

  涵涵副食品店的收银台不大,但永远摆着书。林娟18岁就出来打拼了,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成为党员之后,更加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她经常买书阅读,提高文化素养,“每本书都能学习到销售知识、做人道理,还有生活态度。”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是林娟的本分,但做一名诚实守信的生意人同时,她还是一个善良有温度、通达有内涵的人。

  林娟加入了文成县消费维权义工队,还成了零售户诚信互助小组组长。她经常组织大家进社区、进商店进行消费维权、食品安全等宣传活动,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督,为构筑诚信市场贡献力量;她经常与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沟通交流,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营理念、法律知识和销售技巧与大家分享。

  “阿娟这姑娘不错,我一个老太婆,哪里会用什么电脑,每次都是她指导我上网,进货、出货、盘库存上有什么不懂的,我都是找阿娟问个明白。”一位附近开小店的阿婆如是说。

  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履行社会责任,林娟都带头示范、尽心尽职。2010年,玉壶老街发生火灾,她和丈夫不顾个人安危抱出一名老人。得知阿婆的子女远在国外之后,两人逢年过节去探望,送吃的、洗衣服、剪指甲,像亲人一样照顾,直到老人去世。

  2016年,林娟担任个民协玉壶分会党支部书记。作为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林娟的干劲也更足了,她经常带领党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组织开展“清洁家园”、“3·15学雷锋”、到玉壶老人公寓“送温暖”、为灾区募捐善款等爱心活动,参与侨乡风情一条街创建,汇聚“小家”力量奉献“大家”。

  守望一方人情味和烟火气,林娟为“小商户也有大作为”写下注脚。

热心公益的林娟  

责任编辑: 徐曼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