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双强 >> 正文
福建省晋江市实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质量战略基层巡礼
2018年10月10日 11:32:16 来源: 作者:

  


  青阳街道拓展“1+7+N”园区党建架构

  依托洪山文创办成立洪山文创园兼合党总支,根据7个子园区业态特色,分别设立兼合式党支部,同步成立园区党建孵育基地,入驻企业成熟一家组建一家,拓展形成“1+7+N”架构模式,推动党组织由“单独”组建向“抱团”组建转变。目前园区兼合党总支已有党员33名、覆盖企业14家,正逐步实现园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梅岭街道打造五店市“红色导游平台”

  围绕“传承红色人文精神,提升党建服务质量”,着力打造五店市“红色导游微平台”,推出一条以朝北大厝、涴然别墅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引入党员义工讲解队等红色力量,提供无偿讲解服务。游客可在该平台根据需求实现自助智能导游,也可通过聊天室或“一对一”在线对话商定专业有偿讲解服务。目前,该平台正进行功能测试和导游招募,计划在国庆期间正式上线。


  西园街道设立晋江首个镇级党建孵育基地

  认真落实晋江发展党员工作“37条”措施,成立西园街道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孵育基地支部,承担孵育党员、孵育支部等基本职责,有效解决街道部分非公企业员工入党难的问题,探索“空壳化”治理办法。目前,已从未成立党组织的规上企业中,重点遴选6名对象进行培育,涵盖企业主、中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类别。


  罗山街道创建企业支部联盟

  街道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委联合14家企业党组织、3家“三有”企业和6家“半空壳”支部,成立非公企业支部联盟,通过“统一机构制度、统一党员身份卡、统一服务场所、统一主题党日活动”的“四统一”形式,共同开展活动、落实工作。采取周抽查、月检查的形式,定期对联盟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进行检查。今年以来共检查32次,共出具整改意见40多条。


  灵源街道实施“菁英领航+”党建+人才项目

  成立“菁英领航+”兼合式党支部,以民营企业“创二代”党员为核心,集聚“菁英领航+”人才社群。该支部突出党建孵育功能,按照“互为智囊、共享智库”理念,把党建工作情况摆在8个自评模块首位,建立“菁英领航+”成员自评工作制度,推动街道“党建+人才”建设,有效提升民营企业“创二代”对党建工作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


  新塘街道创新“123”链式党建模式

  以新塘汽车协会、金冠、泓涌等“二带十”核心党组织为中心点,按照业务往来关联、办公场所紧密程度,推行经济链、行业链、区域链等3种党建带动链,形成涵盖1个行业链、2个园区、3个党员驿站的非公党建典型示范圈,实现组织机制共建、资源活动共享、文化品牌共创,以先进辐射带动后进,有效推动“两个覆盖”工作。


  陈埭镇探索“互联网+党建”工作机制

  重点打造“一园一城”辐射圈,通过开展“网络诚信承诺”、“党员诚信商户评选”、“网络红色讲堂”等活动,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互联网党建增添活力。目前,在鞋都电商创业园成立党员服务队,实施网格化服务,共解决商户实际困难问题11起;国际鞋纺城党支部引进电商人才团队,与辅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推进数字鞋纺城建设。


  池店镇开展“三有”企业“大走访”

  结合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展“三有”企业“大走访”活动,重点针对未成立党组织的“规上”企业摸排党员。按照“谁填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原则,以村为单位分片采集、入户登记党员信息,再通过电话、传真、邮箱等方式与党员所在地党委进行身份核实,确保信息准确详实。目前,已摸排规上企业15家,发现党员25名。


  安海镇全面推进“党建入章”

  在总结晋工机械公司试点经验基础上,出台全面推进“党建入章”《实施意见(试行)》,以企业主认同、党建基层扎实的党组织为重点对象,并根据企业类型,分类分批稳步推进,以“红色动力”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目前,已有兴翼机械等6家企业跟进“党建入章”,并确定其他一批上市公司、股份公司作为后备企业,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嵌入公司治理、发挥实质作用。


  磁灶镇打造专业市场党建标杆

  在天工、海西、五金三大专业市场全面推行“党员创店”评选活动,建立“党员服务驿站”,成立专业市场党员先锋服务队,并与市场监管系统党委开展结对共建,形成党建与市场联动互促的良好格局,助推专业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五金机电城被确定为全市“同业党建联盟”试点,专业市场党建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


  内坑镇打造“探陆先锋”区域化党建品牌

  立足陆地港的平台定位,推动陆地港公司支部与港区海关监管、贸易公司等入驻单位深度融合,通过同过组织生活、同育人才队伍、同抓党群活动、同谋企业发展等方式,最大限度整合党员力量、释放党员活力,在港区建设中有效嵌入红色基因,形成抱团发展的大党建格局。


  紫帽镇探索建设园区党群服务中心

  探索成立镇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引进党员社工驻点,鼓励和指导各非公企业支部以中心为依托,带头承办园区“一月一主题”等党建活动,现已举办“中秋联谊”、“企业职工首届趣味运动会”等活动10余场,实现场所共用、资源共享、文化共育,有效地激发了“两新组织”党建活力。


  东石镇深化伞业公会党建联盟项目

  以伞业公会党建共建带动企业信息对接、技术对接、人才对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台共建、合作共赢”的党建服务新模式。目前,已组建“党员项目申报服务队”,创新“1+N”伞具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协助企业申报各类项目补助、专利授权;组织开展“中国伞都杯”、“大学生设计营”等多项活动,比赛成果作为伞业公会专利,由会员企业共享。


  永和镇创新非公党务工作者“评星晋级”制度

  按照“一年一评,滚动评级”要求,采取“日常考察+述职测评”模式确定党务工作者星级,重点突出非公支部日常党务工作和党委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考评,并细化考评指标和结果运用。目前,共评选出11名星级党务工作者,给予相应档次工作津贴,力争培养一支有素养、懂业务、敢创新的党务人才队伍。


  英林镇搭建非公党建“双孵化器”

  一方面在私营企业协会党总支、泉州首个专业园区联合党支部搭设党建孵化基地,孵化党员75名、“三有”企业党组织7个,并逐步探索泳装特色小镇党建孵育工作;另一方面推行支部结对与项目孵化,发挥柒牌、劲霸在组织引领、经验传导、资源互补和品牌带动等方面的效应,先后与科研机构、机关单位和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20余次、参与党员500多人次、促成党建项目6个。


  金井镇开展“红色力量·助推发展”评比活动

  在镇域内广泛宣传动员、组织推荐,评选出2017年度思想进步、能力突出、业绩显著的党员岗位能手7名和党员先锋岗8个,不断激励党员争一流、树形象,并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的发展动力,直接助推七匹狼、达胜、大发等多家企业成功实施技术改造。2018年度的评比活动正在推荐报名中。


  龙湖镇创设校企党建共建平台

  指导百宏公司党委与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生化系党总支开展结对共建,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学习、开设学院“百宏班”、建设学院校外实践教学“百宏基地”等形式,在定向培养纺织化纤专业人才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以党建引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深沪镇打造沪江红色阵地

  以“海上红色先锋号”为基础,邀请专业团队,打造包括深沪镇社会组织联合会兼合党支部办公室、党建活动室、党员服务中心等功能区的沪江红色阵地,并对接晋江市社会组织孵化园,在阵地中建成全市首个孵化分园,进一步抓实社会组织“两个覆盖”,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西滨镇打造“一领四同三相联”党建格局

  西滨镇依托党建芯工场,通过区域统筹、联动共建,以强带弱,形成“一领四同三相联”格局,有效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解决支部“空壳化”问题。其中,“一领”即一个领头雁,“四同”即工作会议同开、党内活动同办、发展党员同抓、组织建设同步,“三相联”即强弱支部相联、新老党员相联、优劣资源相联。


  经济开发区构筑特色非公党建品牌集群

  发挥“二带十”党建片区优势,推进“一企一特色,一园区一品牌”,着力培育出361°公司“色彩型党建文化”、三力公司“六力党建”等特色品牌,并通过“四共四联”工作机制,宣传推广“党员标杆生产线”、“党员知心工作室”等特色做法,涌现出一批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新典型,有力助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 李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