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军在为老人修理电路(慈溪市委社会工作部 供图)
从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到家喻户晓的“时代楷模”,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户经理钱海军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今年是他从事电力工作的第33年,也是做公益慈善的第25年,每当被问起是什么支撑自己扎根一线,他总会说:“用专业的技术去帮助别人,让爱流动起来,是一件很快乐、很幸福的事。”
一次触动,成为“万能电工”
在城市总有一些老旧小区,这些小区有“两个多”即“老房子多、老年人多”,面对线路故障、灯光不亮,许多独居老人感到束手无策。
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钱海军为小区一位林姓老先生家里处理了日光灯不亮情况,事后攀谈,得知老人其实也是电工出身,但年纪大了,连个灯泡都换不了,分别前老人重复感叹“老了,没有用了”。
从老人家里出来,钱海军的心情很不平静。他暗暗下决心,“趁年轻要挤时间去服务老年群体”。回到家,他亲手制作了500张名片在小区分发,只要老人们一个电话,不论刮风下雨,钱海军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去处理。从此,他那由11个数字组成的电话号码成了小区居民家喻户晓的“电力110”。
25年来,钱海军的手机号没有变过,走到哪里都带着那部老式翻盖手机。他始终如一无偿给老人家里换电灯泡、维修家用电器,并陪老人聊天,照顾他们起居,累计结对帮助100多位空巢、孤寡老人,服务用户1.3万余人次。
钱海军工作照(慈溪市委社会工作部 供图)
一颗初心,打造“暖心工程”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还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服务时间越长,钱海军发现需要帮助的人也越多。2012年,钱海军共产党员服务队应运而生。为助推区域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钱海军启动“千户万灯”困难残疾人住房照明线路改造项目。
起初,“千户万灯”服务对象为慈溪本地区域,14个基层分队的100名志愿者共同打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帮困攻坚战。所有电力志愿者坚守一个信条:改造过程中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让每个家庭用上安全放心的电器材料。
为了不影响残疾人作息,志愿者们每天很早就出发,以确保所有工作在白天完成。为了抢时间,啃面包、吃饼干都是常有的事。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让改造影响每个家庭的夜间用电,还要在冬季用电高峰来临前完成“整改百户”的任务。
有人曾经问钱海军为什么要取名“千户万灯”,钱海军说,因为电关系千家万户,而这项活动就是要“走千户,修万灯”,让放心灯照亮每个家庭,温暖身边每一个人。后来的事实证明,千和万都是虚词,因为他们走的远不止千户人家,修的亦不止一万盏灯而已。
后期,这抹“星星之火”循着“共同富裕”的号角,打破地域的阻隔,燃成了燎原之势,成为帮扶困难群众的“暖流”、增进民族团结的“火炬”。9年间,“千户万灯”项目跨越浙江、西藏、贵州、吉林、四川、云南6省区,累计完成改造7000户,行程23万余公里,帮助困难群众消除室内安全用电隐患。“千户万灯”项目也在不断延伸,拓展出培养乡村电工、建设乡村电器赋能站、帮扶困难残疾人创业等一系列举措。项目获评团中央全国助残示范项目、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21年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五星优秀项目等荣誉。
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开展党日活动(慈溪市委社会工作部 供图)
一种精神,汇聚身边“活雷锋”
任何一件事、一个行动、一种精神蔚然成风时,就会愈行愈远、愈做愈好。2015年,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注册成立,电力“点灯人”的服务奉献精神传递到更广阔的行业领域,中心与16家社会志愿团队联建,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各类志愿、公益服务活动、项目,目前拥有在册志愿者1200余名。
在钱海军的带动下,涌现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团队拓展推出“星星点灯”未成年人社会体验、关爱空巢老人“暖心行动”、公益助学等1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创新打造了“情牵夕阳,圆梦首都”“点亮雪域高原”“藏娃寻海,浙里有家”等主题活动。聚焦新业态劳动者,中心联合属地共同打造“时代楷模”钱海军劳模服务站·“累了么”驿站,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钱海军说:“在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组织同样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一直以来,慈溪把发展社会组织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优化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慈溪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借机构改革之东风,将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存量,强化党建统领,构建社会组织服务新体系,在政策支持、机制创新、培育孵化上重点突破,积极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社会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