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 正文
幸福党建强引领,感恩教育促发展
2019年07月11日 09:15:42 来源: 陕西省马家湾小学 作者: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延安马家湾小学创建于2001年8月,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寄宿小学。现有班级60个,在校学生3231名,其中寄宿生2951人,教职工230名。现有党员10名,预备党员6名,积极分子12名,建校以来本着“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宗旨,牢固树立 “爱心育人、真心服务、创新引领”的管理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全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内涵式发展,使每位教师精耕于业、授之以道,使每名学生品学兼优、学以致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名校、陕西省素质教育基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模范职工之家等80多项荣誉。我校在18年的发展历程中实现了三次跨越式的发展,能有现在的规模我深切感受到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政策的引领,得益于党组织政治核心、政治引领作用的发挥,得益于区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为了开启马小新征程,2017年5月,我校在党员不足3人情况下,向区教体局社会组织党总支、区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申请成立红领孵化党支部,经过一年的发展,2018年11月,党支部正式成立,意味着学校党员、教职工和学生有了更为温暖的组织关怀,意味着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有了更为坚强的组织保障。自马家湾小学党支部成立以来,以党建强、事业强为主题,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围绕红领党建,初步形成了“幸福党建 感恩教育”特色品牌,助推了学校的综合发展。

  “幸福党建,感恩教育”是马家湾小学党支部在总结提炼学校管理、教育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以感恩为主题,坚持眼前的幸福与长远的幸福和谐统一,坚持幸福的目标与实现幸福的手段和谐统一,从注重教育发展规律、提升教师核心素养、保障师生综合发展、建立创新展示平台上强化红色引领,以五个“幸福”创建特色教育党建品牌,着力破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努力构建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国家与学校“五位一体”和谐发展命运共同体。

  一、秉承幸福、感恩祖国。马家湾小学始终铭记“听党话 跟党走 报党恩”的信念,牢固树立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一是确立了一个始终不渝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即: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履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二是在领导体系上建立党支部与管理层互相监督、作用互补的管理体系,支部成员与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达70%,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频共振,同时健全工会、团支部、少队、妇委会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了一个坚强有力团结实干的领导班子。三是将党支部的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用党的组织优势引领民办学校常规管理,通过工作同步安排、活动同步开展、品牌同步创建,党员教育与人才梯队建设相融合、合格党员与优秀教师培养相融合、红色文化与塑造校园文化相融合的三同步三融合措施,确立了马小建设综合示范学校的发展思路。四是用党的制度优势引领学校规范化建设,突出党支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在校址扩建、人才引进、职务晋升、考核机制等重大决策上,均由党支部、校委会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并进行公示,保证了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二、创造幸福、感恩教师。“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马家湾小学党支部以提升教师核心素养为抓手,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拓展服务教师载体,助力教师享受职业幸福。一是在教育教学、师德师风上,从政治要强、人格要正、情怀要深、自律要严、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业务要精7个方面明确党员教师达标标准,在党支部规范开展组织生活的同时实施红色引领行动暨“红领带白领”,一名党员教师联系3-4名骨干教师,从党课扩展、入党培养入手,积极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市区教育政策,建立党员带头的政治理论、教育教研结对共建红色小组,完善和形成了 6+1高效课堂改革、红色教育校本教材等21条创新做法,用党的人才优势引领立德树人执业信念,建立了一支拼搏奉献珍惜感恩的教师队伍。二是在区教体局指导和校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征求全体教师意见,修订完善了党支部职责、岗位职责、教学工作、德育管理、后勤管理、安全创文卫生等制度,形成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落实党员管理层一岗双责,建立了一套善集民智切实管用的制度机制。三是为解决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人才紧缺的问题,通过党支部的建议和校管理层决定,从待遇保障方面,在基本工资保底6000元和缴纳“五险一金”的基础上,施行任教年限奖励和任职年薪制度,三年、五年以上任教分别奖励1.2万和2万元;中层实施年薪10万元,三年、五年以上任职分别奖励5万和50万元。同时在学校经费中固定党内慰问和节日关怀基金,每年在教师节、七一党日慰问党员、贫困教师和贫困学生。从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实施青蓝工程,通过推荐教师参加陕西省名师之路、邀请省特级教师授课等措施,近年来累计培训教师800余人次,形成了一个能上能下激励鼓励的培养体系。

  三、珍惜幸福、感恩父母。“一德立而百善从之”,马家湾小学将德育工作做为弘扬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子,通过塑造学校文化、打造幸福美丽校园、深化德育特色活动,帮助学生立志修身、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是用红色文化塑造校园文化。制订了《马家湾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将弘扬革命传统、彰显马小文化特色作为创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在校园布置大量弘扬延安精神的格言警句,让红色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楼梯、走廊、教室等墙面进行系统性的布局,形成了红色革命、国防知识、山川地理、国学经典、科普长廊等25个主题文化区,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史,让孩子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二是开展先锋队带少先队活动。校党支部将爱国教育、传统教育、艺术教育、养成教育等活动责任,分解到党群组织进行分类开展,成立了红色讲解团、红领巾广播站、红色舞蹈团等48个社团组织,利用延安红色革命资源优势,宣讲革命故事50余场,覆盖学生、游客近6000余人次,把弘扬延安精神贯穿到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人生目标,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为民办寄宿制学校也感恩孩子父母对学校的支持与信赖。

  四、描绘幸福、感恩社会。普惠教育、优质教育是马小人终极不变的追求,“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方针和良好的社会评价,让马小进一步坚定了走百年名校之路。校党支部着力从“组织晋级”“ 品牌教育”两个方面追赶超越。一是实施“争创双强”行动。紧紧围绕“党建强、发展强”5项创建标准,实行自评定星、目标认星、问题查星、销号追星、报审夺星“五步工作法”,制定学校 “评星晋级,争创双强”具体规划,全面备战今年全省“五星级党组织”争创工作。二是将党组织争创星级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草拟出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通过征求党员、骨干教师等各方面意见,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12条。党支部牵头谋划学校精神指引、发展历程、先锋人物、党建引领、社会责任等7个篇章的校史文化编纂工作,为迎接“双创”工作展示学校整体形象,也为深化“幸福党建、感恩教育”品牌奠定基础。

  五、传递幸福、感恩学生。“用真情传递幸福、用爱心接力快乐”是马小师生的幸福观,学校遵循学生教育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仁爱尽责之心为孩子多彩人生奠基,生命成长掌舵。一是抓党建促脱贫。面对离异、留守、贫困、残疾等特殊家庭孩子,党支部积极组织教师在生活及学习上进行特殊的关照及帮扶,校领导及党员帮扶教师带头通过定期电话回访、家庭走访、心理健康辅导等方式,累计电话回访1200余次,家庭走访640次,心理健康辅导500余人,近年来累计给贫困和特殊学生捐赠图书12800册,减免学费共计120余万元。二是抓党建聚人心。在学生励志教育中,由德育处党员教师牵头,组建毕业生qq群和微信群,从马小优秀毕业生中选择典型案例邀请返校做励志演讲30余场,近年来从我校走出去的学生共计22人大学毕业返校任教,既为学校充实了新鲜血液,又增添了师资力量,也是传递幸福、感恩回报的成功体现。

  我校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在增强组织力,实现跨越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党员发展工作受限于指标限制,党员队伍壮大缓慢;另一方面在深化“幸福党建 感恩教育”品牌上,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新担当,我校将全面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与党同心,不忘初心,为”百年马小”奋力书写新篇章。

责任编辑: 项佳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