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 正文
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红色引擎”助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15日 15:05:17 来源: 白碱滩区委社会工作部 作者: 刘洋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通过政治领“新”、服务暖“新”、治理用“新”等措施,及时有效地把党的工作做到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中去,引领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推动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双向奔赴。

突出政治领“新”,完善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范围大、领域广、涉及部门多等特点,明确责任主体,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确保统得起、管得住。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将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作为探索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子的重要内容,纳入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点,着力加强党对新兴领域的领导。区委两新工委“牵头抓总”。组建新兴组织党建组,将网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建立起沟通协商、述评考核等运行机制,确保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行业部门直接负责。坚持“抓行业就要抓党建、抓党建就是促行业”,依托市场监管局、商务局、交通运输执法大队等力量,吸纳重点平台企业,成立快递物流行业党支部,建立联席会议、直接联系、督办落实等工作机制,定期对党建工作进行分析研判、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对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反映的高频问题,涉及行业党建的重大政策、重要举措,两新工委常态化组织相关部门会商解决。推动司法、人社、卫健、工青妇等职能部门资源向基层下沉,研究细化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政策措施,推出政策宣讲、维权咨询、技能培训、困难帮扶和送温暖等20余项服务项目,共同服务凝聚新就业群体。街道社区兜底管理。发挥街道社区对辖区企业及网点站点情况最熟悉,直接服务新就业群体的优势,引导党员就近就便参加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将辖区网点站点纳入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范畴,推动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



坚持服务暖“新”,健全精准有效的关爱体系。针对新就业群体就业方式灵活、权益保障弱、归属感不强、社会认同感低等特点,结合不同群体诉求,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打好关爱凝聚“组合拳”。织密暖“新”服务网。以阵地建设为支点,依托区街社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等平台,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密集的社区、餐饮街区等区域设置“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小哥来吧”暖蜂驿站、“司机之家”等服务阵地27个,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一站式服务,免费提供休憩饮水、手机充电、加热餐食等服务,切实做到暖“新”更暖心。建设暖“新”友好街区。链接辖区商业、餐饮等社会资源,建设中兴路“暖蜂街区”,推行“暖蜂商铺”“暖蜂服务卡”“暖蜂车位”等多项措施,不断完善暖蜂服务场景。截至目前,中兴路“暖蜂街区”已挂牌“暖蜂店铺”42家,设置暖蜂车位20处120个,发放服务卡113张。加强暖“新”权益保障。针对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户外作业多、心理压力大等特点,整合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会组织等资源力量,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特色服务。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健全“行业党组织—新兴组织党建组(行管部门)—区委两新工委”诉求收集解决机制,采取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微信工作群交流等方式常态化收集意见建议,近年来,先后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子女就学、社保办理、住房租赁等急难愁盼问题61件,切实为新就业群体解决后顾之忧。


创新治理用“新”,探索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针对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院、直接接触群众等特点,探索创新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将“治理变量”培育为“治理增量”。搭建治理平台载体。发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人清、地清、事清”的“三清”优势,推动135名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注册克拉玛依“智慧党建”小程序,编入社区网格员队伍,通过“随手拍”功能参与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等工作。2023年以来,收集上报安全隐患、治安线索等基层治理问题175件。健全积分兑换机制。完善“随手拍问题—问题传平台—线索奖积分—积分兑物品”闭环流程,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积分兑换点,实现治理积分线下兑换等值奖品,激发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党员到社区报到、“亮身份、亮承诺、办实事”等行动,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争当社情民意收集员、居民生活服务员、政策文化宣传员。近年来,已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上报环境脏乱差、车辆违停、食品安全等社区治理“微问题”320个,广大新就业群体日益成为治理新生力量。加强激励引导。在综合考虑治理积分、工作表现、群众满意度等基础上,举行“季度之星”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先进事迹宣传报道,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不断凝聚尊重新就业群体的社会共识,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组织归属感、社会责任感,实现“社会人”到“治理人”的转变。


责任编辑: 尹维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