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 正文
山东邹城:打造商务社区,探索基层商圈治理新模式
2025年01月20日 10:39:45 来源: 邹城社工部 作者: 颜浩 冯浚薪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商圈、楼宇已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聚焦破解商圈服务上“远水难解近渴”、治理上“雨过地皮湿”等难题,以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行动(即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聚力开创经济发展新空间、开创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抓手,将“全域社区化”理念融入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创新“网格+”服务模式,打造城南商务社区,实现服务精准化、高效化。

  实体化运作,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工作格局,激发“矩阵效应”

  一是健全组织架构。构建“街道党工委—商务社区党委—企业(市场)党支部—党员示范岗(户)”一贯到底的组织架构,成立企业(市场)党支部18个,党员示范岗(户)160个,划分大网格17个、微网格36个,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二是完善阵地载体。坚持“共建共享共用”理念,围绕“一核多厅众站”整体架构,高标准建设1100余平城南商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划设计政务服务台、商务社区党校等功能区,升级打造“零工小站”“暖蜂驿站”37处,构建办公有场所、议事有空间、服务有依托的服务矩阵。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月度商圈理事会议”“季度党委联席会议”“不定时联盟议事会议”的议事机制,制定职责、问题、服务“三张清单”,每季度开展“进商厦门、访商铺情、解商户难”大走访活动,每年开展“党员示范岗(户)”评选,引导企业商户诚信经营,形成多元治理的良好氛围。

  集成化服务,完善多方联动、齐抓共治工作模式,激发“聚合效应”

  一是下沉服务力量。组建“商务社区党委+涉及部门”的“1+N”“泉帮办”服务团队,聚焦“商圈事商圈议”“商圈事商圈办”,搭建议事协商、诉求办理“双平台”,把党建、政务、宣传、教育、民政服务延伸到窗口、资源下沉到一线,86名机关干部联系3266家重点企业商户,有效提升商圈内各类事项办结效率。二是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积极联动市工商联、市妇联、团市委等市直部门,推出惠企服务46项,成立志愿服务队伍5支,常态化开展金色助企亲商、橙色扶老携幼等“五色活动”,已举办银龄智囊团助企会、创业沙龙等活动11场,服务企业、商户500余家。三是提升服务效能。聚焦市场主体和商户需求,建立商户点单、党委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四单”工作法,用好及时反馈、季度打分、年度测评3张评价表,开通5114949意见建议反馈电话,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对久诉不办、虚假、敷衍办理等情况进行重点督办、督促整改,提高服务水平。

  多元化发展,打造创新引领、共建共享工作体系,激发“磁场效应”

  一是激活发展动力。依托商务社区党校,围绕文化创意、电商经济、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新赛道,邀请知名企业家、创业能手、百姓名嘴,开展论坛交流,定期举办“中国梦创业梦我的梦”“信念时光机”等主题活动,为企业商户理清思路、提供借鉴,截至目前,已开展电商培训等精品特色课程30期,服务企业商户1450余人次。二是凝聚发展合力。在政策供给方面,对发改局、科技局、财政局等12个部门的惠企政策进行梳理,向办事企业提供政策推荐、咨询、解读、申报等服务。在法律供给方面,梳理形成《企业合规指导清单》,为市场主体合规合法经营提供指导,有效避免违法行为和损失发生。在金融供给方面,整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商行等7家银行52个专精特新贷、厂房贷等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三是营造良好环境。开展商务社区党员“亮身份、亮岗位、亮承诺”活动,发挥党员示范岗(户)作用,划分党员责任区46个,督促做好安全生产、文明销售、诚信经营,构建商户自治体系。以“暖蜂驿站”“工会驿站”为阵地,定期开展“暖‘新’行动”,招募60余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兼职网格员,参与商务社区治理,营造和谐有序、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长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