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 正文
山东胶州:共建共享共治破解友好场景“三难”
2025年04月21日 10:01:48 来源: 胶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作者: 杜勇 王国鑫

  “在宝龙商圈驿站,渴了可以喝水、累了可以休息,大家都觉得很方便!”在山东青岛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宝龙商圈“红黄蓝”暖心驿站里,一名网约配送员高兴地说。

  2024年以来,胶州市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新路径,从友好场景建设入手,联合网约配送、快递等行业党委在城区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以共建共享共治方式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充电、饮水、就餐等暖心服务,赢得了新就业群体广泛好评。

  共建模式破解“投入不足”的问题

  位于胶州市阜安里、科润城商圈的骑手驿站相继启用,并配备了空调、桌椅、饮水机等设施,服务周边200余名外卖骑手,暖心阵地的落地得益于胶州市推行的共建模式。

  “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起步晚、基础弱,必须用实打实的投入,落实一系列暖心服务措施,建设一批暖心服务阵地,构建起友好场景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团结凝聚新就业群体。但目前单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友好场景’建设需要,需要整合部门力量、引进市场资源,采取‘政府+市场’共建模式,破解资金投入缺口。”胶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纪金谦表示。

  胶州市以共建方式建成了一批友好场景,解决了“进门难”“保障难”等一系列新就业群体服务难题。目前两新工委、总工会等部门提供9万元资金予以支持,中国铁塔等企业累计出资3.7万元优化升级“骑手驿站”设施,青易行等企业免费提供50辆“骑手专享自行车”,阜安、中云、三里河等街道相应提供硬件支持,建成了5处商圈骑手驿站、10个小区进门难问题得到了缓解、20处友好商家上线....取得了“政企同心、合作共赢”良好成效。

  共享思维破解“服务单一”的问题

  胶州市坚持开放、合作、共享理念,真正让“友好场景”服务丰富起来,持续放大暖心服务效应,让党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可感可及。

  在阜安里商圈驿站旁的老北京肉饼店刚挂牌了“友好餐厅”,与暖心阵地共同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样服务。“这个友好餐厅提供了9元的新就业群体暖心套餐,套餐包含三个包子、一碗粥、两份小菜,价格合适、味道好,服务很贴心。”附近的快递员纷纷点赞。

  胶州市聚焦“宣传引导阵地、资源整合阵地、关心关爱阵地”的功能定位,常态开展“关爱骑手·暖心政策集市”系列活动,推动教体、民政、司法、医保、总工会、妇联、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下沉,面向新就业群体现场介绍法律援助、异地就医、职工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暖心政策,解答骑手群体有关诉求。截至目前,累计为118名新就业群体新开通公积金账户,办理贷款5笔,发放贷款165万元,新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150余人,赠送了价值3万元的米面油、棉服、雨伞、雨衣等爱心物资。

  共治理念破解“长期运营”的问题

  长期高效运营是“友好场景”建设的后半篇文章,胶州市在建设友好场景之初就将保持长期运营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多元共治理念,引导新就业群体和企业积极参与,保障友好场景建设。

  “市里发布了驿站运营骑手招募令后,胶州饿了么优选队伍有2名骑手主动报名,现在每天参与驿站的卫生清理、门窗管护等工作,共同守护温暖的家。”胶州市饿了么优选队伍负责人戚永江介绍说。

  除了新就业群体参与,快递、外卖等平台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友好场景的运营中来,对“友好餐厅”“友好药店”等20家商户,平台企业积极探索合作模式,促进长期共赢。此外,胶州市还探索组建行业党委“红帆支部”,强化思想引导,兜底新就业群体发展党员工作,并把驿站作为支部党建活动的固定场所,及时吸纳积极参与治理、展现良好面貌的先锋新就业群体入党,持续壮大新就业群体党建力量。目前,已有134名新就业群体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治理、参与治理,要从小切口入手,通过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驿站运营,下步,胶州市将一手抓政治引领、一手抓凝聚服务,健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工作体系,真正实现‘双向奔赴’。”胶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祝春雷表示。

责任编辑: 长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