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 正文
机器人大省,七剑下天山
2025年04月28日 17:53:10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徐曼丽 郑雨璐

  数据: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7.2%,稳居全国第一。广东拥有机器人企业14.15万家,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广东造”,仅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就超过1700亿元。

  全球机器人产业风起云涌、群雄逐鹿,“有机器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作为机器人制造大省,广东上演“七剑下天山”:库卡,工业机器人界的“钢铁侠”,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界的“武林高手”,Walker S系列已牵手极氪等多家大厂推进工业应用;汇川技术,工业自动化界的“内功大师”,敢与西门子、ABB等全球顶尖企业“叫板”;越疆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界的“轻功大师”,位居国产工业机器人出口榜首;拓斯达,高端智能装备界的“多面手”,从核心零部件到下游应用全线覆盖;华数机器人,国产工业机器人“后起之秀”,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80%;巨轮智能,轮胎模具界的“巨无霸”,跨界机器人领域,高精度RV减速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但,广东机器人何止“七剑客”!在“机器人+”如火如荼的今天,广东“军团”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超24万套,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领先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厚积薄发的产业底蕴

  大批机器人产业优质企业扎堆广东,为啥?“一小时产业圈”法则道出缘由:如果在深圳做机器人,下单,一小时内能对接到当地的传感器供应商、东莞的精密加工厂、珠海的电机配套商,甚至广州的直播电商团队。这种毛细血管级的供应链响应,得益于广东拥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产业体系。

  目前,广东省已形成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核心,珠三角协同发展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格局。全省初步建立了“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集成应用”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比如,广州市加快推动以面向汽车、船舶、航空等高端制造业为主的集成应用;深圳市推动以面向3C产业为主的工业机器人及集成应用,发展工业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佛山重点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机器人谷,推进工业机器人在家电、陶瓷 、纺织等重点行业的集成应用。这就是广东机器人产业的巨大潜能,“江湖”热血沸腾,高手层出不穷。

  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国独占36家企业,其中,超10家广东公司上榜。“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约38%的供应链企业在中国,而中国约57%的供应链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关分析人士介绍。

  越优秀越努力。基于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广东正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集中发力。4月1日上午,《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召开,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2条“干货”,为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充电加油”。            

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

  今年2月,广东省举行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这场会议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代表参与,包括华为、月之暗面、兔展智能、小马智行和腾讯机器人实验室等,大家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创新”是被提及的高频词之一。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正成为广东机器人产业加速迈向价值链高端的“强引擎”。在机器人“大脑”“小脑”方面,由乐聚出品的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已入驻国内大型企业工厂;在机器人“本体”硬件方面,谐波减速器、编码器、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实现自主研发,成本降低超50%,有力地支撑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发展。

  在智能化生产车间,移动机器人在物料转运、柔性生产等场景中像不知疲倦的“搬运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机器人(AGV)与智能物流系统提供商,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从早期依赖进口材料,到与高校合作填补亚洲空白;从最初简陋的搬运小车,到历经无数次试验改进,解决1000多个技术难题,拥有600 多项专利,最终研发出服务于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智能机器人,走出了一条充满挑战与突破的创新之路。

  佛山市顺德区科技局副局长、顺德区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党委书记甘智敏说,顺德机器人产业2024年产值突破185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和近年来全区大力加强产业链党建,以“党建聚能强引领、党业融合促发展”形成友好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圈密不可分。其中,库卡、隆深、嘉腾机器人等多家企业积极投身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近百项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获得多项省科技进步奖,大大提升了顺德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的含“新”量。

  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广东省为提升机器人领域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也是“Buff”(在游戏领域中,通常指的是一种增益效果)叠满:建成以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季华实验室等重量级实验室、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16家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6家省级工程中心为主体的多层次科研平台体系。

  真金白银支持创新,也超硬核!《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按规定将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近悦远来的营商生态

  近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首次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来自全国各地46家机器人企业参展,其中,16家广东企业中有9家像里工实业、千巡科技、凌度智能等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引领行业协会商会推荐。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表示,在党建引领下,协会与广交会对接合作,为会员企业品牌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扬帆出海提供了“绿色通道”,推动机器人产业组团走出去,这是协会商会发挥经济功能的重要方式。

  机器人最主要的一个应用场景是在工厂。“世界工厂”广东可谓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在探索“创新+应用”模式,推动机器人新产品、新技术形成首发效应,并规模化落地等方面,广东各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已先行先试,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以党建串珠成链,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企合作等方式,打造近悦远来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曾进泽介绍,针对“机器人+”,广东省将强化应用支撑保障能力,包括凝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力量,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打造面向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训练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龙头企业等构建机器人产业检测认证体系,并推动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近年,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以党建为抓手,积极发挥党组织实质作用,主动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机器人进产业集群、走进各行各业,通过汽车、家电、物流、物业等细分赛道,以场景反向牵引技术落地,加快产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玖分
相关稿件